-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传言:一扇需要擦亮的窗口
毋庸讳言,当重大突发事件悄然来临,而主流媒体出于种种利益的考量而闭嘴沉默集体缺位的时候,如果人们不能从可信信源获知其间具体原委,“起于青萍之末”的各类传言无疑会乘机占领大众舆论,成为一定时间内缓解大众知情需要的伪事实。笔者之所以称其为伪事实,一是言其从不明信源流出,再到“宋人掘井得人”般的口耳相传,其可信度很低;二来担心别有所图者寻机滋事、以讹传讹,故作惊人之论,其弊害更是无穷。而诸多事实也正表明,传言的传播往往造成局部社会的恐慌。
而当这个伪事实映射到网络视界中时,虚拟环境中基于网友“激烈好奇心”与“强烈知情欲”的热捧疯传无疑会加剧伪事实的传播。以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蔓延为例,当5月10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报国家卫生部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1例发热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注:此时的诊断还仅仅为疑似病例)的消息传出之后,当天晚上的一些网络论坛、贴吧乃至QQ群里就不断流出“包某流感已经确诊,而且传染接触者数十人”的耸人听闻之谈,以至于成都的人们(包括笔者)第二天就纷纷遭遇到“今天,你猪流感了吗?”的玩笑。虽说“传言止于智者”,但“火眼金睛”的分辨能力毕竟属于小众,就网络受众而言,一个无论虚实的传言都极可能成为网际交流中炫人耳目的谈资。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社区到现实社会,其如同鬼影般的流传甚至可能成为主流媒体新闻事实的来源。对此,人民网IT频道曾经作出一期题名为《网络谣言变“新闻”,以讹传讹制造“狂蟒之灾”》①的专题策划,并指出假新闻的出炉流程:网络假信息→媒体假新闻→网络再转载,以提醒新闻工作者在向网言网语要新闻时需审慎分析仔细掂量,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应对网上流传的所谓“勾引媒体炒作的13种方法”的一剂良药。
事实上,一旦网络传言完成了“网络假信息→媒体假新闻”的转变,其可有可无的可信度便立即借助纸质媒介、电视媒介的公信力扶摇而上,成为颠倒是非、愚弄公众视听的流毒。因此,无论是网络受众还是媒介主体,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否采信传言、怎样澄清传言、如何利用传言,应该是采取行动之前的首要考虑。
一、能否采信传言:舆论场里虚与实之间的取与舍
与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或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谣言稍有不同,传言可能是“产生变异”后的媒介新闻,可能是来自“不愿透露姓名”的某消息人士言论,也可能是出于某“好事者”的主观臆想,当然,还有可能就是源自别有用心者的谣言。换言之,传言中可能包含着不能与谣言一概而论的、属实的、可待发掘的重要信息因子。然而,同样由于信源不明,传言的可信度往往与谣言类同。在以传统媒介为向导的社会里,对于传言,将信将疑的人们仅仅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当重大突发事件突如其来,而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又不足以满足人们认知需要的时候,人们纷纷从互联网上的深度阅读中寻求深度了解。这个时候,如果主流网媒关于权威、真实的信息也继续缺失,或者事件的处理本身存在模糊、灰色的空间,席卷着谣言的传言便会借助网络技术如滚雪球一样,快速滋生、蔓延,越传越盛越滚越大。因此,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深度阅读、寻求深度了解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与常理不符、与常识相左的言论能否采信,需要审慎取舍。
以日前网上关于“中国专家称已研制出猪流感疫苗”②传言为例,香港中国通讯社在4月27日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进行电话采访之后,于4月28日报道出“正当猪流感疫情引发世人恐慌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向媒体披露,华中农业大学已研制出猪流感疫苗,现在尚待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发文”的惊人消息,一时间海内外大报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北京《参考消息》、武汉《湖北日报》等纷纷转发,网络媒体更是在主板页面的显著位置争相报道。更富戏剧性的是,《参考消息》在“媒体聚焦”版上同时刊载了《卫生部驳猪流感疫情源自中国》与《中国专家称已研制出猪流感疫苗》两条消息③,让读者大跌眼镜的同时更引发了网友坦诚的疑问:既然中国没有猪流感疫情,又何谈猪流感疫苗呢?难道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州长贝尔川“是中国旅客把病毒带到北美,然后传到墨西哥”一说与此有何关联?虽然主流媒体公开发声表态,但公众理性表达出的质疑情绪仍然明显超越了某些网友盲目自恋的沾沾自喜。与网友的疑惑一样,在农业部和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猪流感防治工作会议上,前来参会多位同行见到陈焕春院士的第一句话就是“网上说你研制出了防治猪流感的疫苗,是真的吗?”此问一出,搞得不明就里的陈焕春院士一头雾水。原来,普通流感疫苗的制造并不难,难的是针对特定突变株的流感疫苗,而陈院士团队研制出的是预防传统猪流感疫苗,与当前墨西哥、美国爆发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新型猪流感病毒(即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之间相去甚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