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辐射生物效应-放射生物学 夏寿萱主编 知识点复习.doc

辐射生物效应-放射生物学 夏寿萱主编 知识点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生物效应-放射生物学 夏寿萱主编 知识点复习

辐射生物学效应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布喇格电离峰 P6:粒子的速度控制着能量丧失的速度。快速运动的粒子的电离能力要比慢速运动的小。ɑ粒子质量较大,运动较慢,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在短距离内引起较多的电离。当ɑ粒子穿入介质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和更多电离事件的发生,能量耗失,粒子运动变慢,而慢速粒子又引起了更多的电离,这样就形成了通常称为的布喇格电离峰。 2.活性氧 P24 :从强调O2对机体不利一面的角度出发,将那些较O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跃的O2的代谢产物或自由衍生的含氧物质称为活性氧。 3.靶学说 P46 :靶学说认为辐射生物效应是由于电离粒子包括电磁波击中了某些分子或细胞内的特定结构(靶)的结果。 4.细胞凋亡 P178: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既包括生理性的程序死亡,又指由外来因素诱发的细胞自杀。 5. 辐射增敏剂 P270:主要指那些能够增加机体或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化学物质,临床上用于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6.染色体畸变 P319:当人员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后,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中早期即可见到染色体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之为染色体畸变。 7.辐射的遗传效应 P413:辐射对生物体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损伤,即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可能会在子一代(F1)中表达为各种先天性畸形,而且还会在以后的许多世代中出现,这就是辐射的遗传效应。 8. 水的辐解反应 P26:辐射可使水分子分解为·OH和·H两种自由基,这一过程与液相中水分子的自发性电解有着明显区别,因此称为水的辐解反应。 9. 细胞坏死 P178:通常是由突然及严重的损伤所造成的细胞意外死亡。 10. 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 P28:是 指来自放射源的能量或粒子直接作用于溶质分子、并造成结构与功能损伤的过程。 11. 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 P28:指的是水的辐解反应产物与溶质分子之间发生的可能导致溶质分子结构变化的各种反应。 12. 氧效应:P12:受照射的生物系统或分子的辐射效应随介质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氧效应。 13. 重组修复 P113:当DNA双链发生严重损伤时需要另一种机理来完成正确的修复。一种情况是两条链同时受到损伤;另一种情况是单链损伤尚未修复时发生了复制,造成对应于损伤位置的新链缺乏正确模板;此时需要重组酶系统将另一段未受损的双链DNA移到损伤位置附近,提供正确的模板,进行重组。这便是重组修复。 14. 细胞存活曲线 P58:描述辐射剂量与细胞存活分数之间的关系。 15. 辐射防护剂 P261:辐射损伤的化学防护或称药物防护,通常是指机体或某一生物系统受电离辐射前给予某种化学物质以减轻其辐射损伤,促进其恢复。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合物或药物,一般称为辐射防护剂。 16. 辐照杀菌即利用射线(包括X射线、 γ射线和加速电子束等)的辐照来杀灭有害细菌的一项技术。 17. 辐射育种:射线引起植物遗传结构的变异,使原有的品种获得一些新特性,如早熟、矮杆、抗病、优质等,经过选择就可育成新品种。 二、填空或判断 1. 辐射生物学是研究射线引起的电离辐射对生物作用的科学 2. 辐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辐射,另一类是粒子辐射,它们是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者是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 3. X射线和γ射线与物质作用后可产生自由电子,这两种射线的生物效应主要是通过这样的电离过程而引起的;β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和外照射效应也是由电子引起的。 4. 诊断用的X射线的能量一般选在光电效应占主要地位的范围内;而对放射治疗,却主张用高能范围的光子,这时康普顿效应占绝对优势。 5. 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是指射线直接将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引起电离和激发,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6. 电离辐射的原初作用过程:物理、物理化学、化学三个阶段。 7. 氧效应机理主要包括两种假说:氧固定假说和电子转移假说 8. 生物效应的大小与LET值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说,LET值越大,生物效应也越大。 9. 在剂量相同时,高LET辐射的生物效应大于低LET辐射的。 10. 所有含氧自由基都是活性氧,但活性氧不一定都是自由基,如H2O2。 11. 水合电子是还原性极强的还原剂,故也被认为是一种自由基。 12. DNA分子中的碱基、核糖和磷酸二酯键都可能遭受自由基的攻击,造成碱基与核糖氧化、键断裂、与蛋白质交联等多种类型的损伤。 13. 在四种碱基:胸腺嘧啶,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中,胸腺嘧啶是最易受到eaq-自由基损伤的。 14. 基因组DNA是靶分子,生物膜是另一个辐射靶。 15. 脂质的过氧化产物醛类物质可造成蛋白质中巯基和氨基的氧化性损伤。由于脂类过氧化由自由基引起,因此醛类物质对蛋白质中的损伤应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