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确立课程核心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重庆教科院乔桦一新课标的修订概况二新课标的五个坚持及意义三新课标的修改内容及意义四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及意义一修订概况位专家学者组成各科修订组万人全国性问卷调查近千人次座谈会两万多条反馈意见总结十年课改得失修订原则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各科渗透知行结合减负提质等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体例不变文字修改余处篇幅从页增加到页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在新时期的重大变化教学大纲以知识为中心严格限制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课程标准以能力为中心规定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保底要求上不封顶第一部分前言几乎全

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 重庆教科院 乔 桦 qiaohua8@163.com 一、 《新课标》的修订概况 二、《新课标》的五个坚持及意义 三、 《新课标》的修改内容及意义 四、 《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及意义 一、修订概况 1、172位专家学者组成各科修订组;11、7万人全国性问卷调查;近千人次座谈会;两万多条反馈意见;总结十年课改得失…… 2、修订原则: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各科渗透、知行结合、减负提质等。 3、《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 (1)体例不变。文字修改200余处;篇幅从29页增加到80页 ■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是语文 教育在新时期的重大变化 教学大纲:以知识为中心,严格限制“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 课程标准:以能力为中心,规定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保底要求,上不封顶) 第一部分 前言 几乎全新,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新内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标题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回答了课程标准无“学习内容”的疑问 ■目标和内容是融在一起的 ■语文课程始终围绕听说读写的能力训 练目标和内容而展开 例1 (学习用、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例2 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高: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例3 低段:学习默读 中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高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 钟不少于300字 ■以能力(听说读写)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内容深浅、范围大小、任务难易按学段螺旋上升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文字改动最多,重点推出了十年课改经验成果为教学导向 第四部分 附录 增加的篇幅最大(40页),主要增加了两个字表:基本字300个;常用字3500个。 (2)《新课标》最重要的变化: 突显课程核心概念:语文素养 确立课程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确立课程基本模式:素养——养成 (3)评价: ■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语文 课程体系。 ■体现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减负提质 的教学思想。 二、《新课标》的五个坚持及意义 1、坚持课程的四项基本理念 (目的、前提、策略、保障)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 语言积累、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回想、联想、想象 抽象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 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和聚合、直觉和跳跃、批判性思维 学习方法:自我构建 内化迁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人文内涵的深刻影响,尊重学生感受的多元(渗透、潜默、熏染) ■重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从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入手,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开展教学 ■“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 形式——语音感、语技感、语法感 内容——语像感、语义感、语情感 良好语感:清晰性、丰富性、深刻性、敏捷性、独特性、批判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真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坚定不移地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 *合作、探究: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教师大胆地对语文课程更新发展,在课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