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斗茶风俗的没落与转变
宋代鬥茶風俗論析 陳金英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專任講師 前言 研究文本:宋代茶書 研究方法:質化研究 歷史文獻回顧法 研究目的:呈現宋代獨特的茶 俗技藝-「鬥茶」的原貌, 得見宋代飲茶之豐美。 論文目次 壹、鬥茶的源起與鼎盛 貳、宋代的鬥茶 一、茶品 二、茶具 三、鬥茶的程序 四、勝負要訣 参、鬥茶風俗的沒落轉變 壹、鬥茶的源起與鼎盛 一、源起:「鬥茶」的風俗應可上溯到 五代 二、鼎盛:宋代 社會經濟 農業生產力 手工藝等迅速發展 貢茶〈宋徽宗〉 一、鬥茶的茶品 (一)、宋代的茶葉形制 一、鬥茶的茶品 (二)、北苑茶品 北苑原是南唐貢茶產地 宋太宗:北苑官焙茶園的開始 「白茶」名列北苑茶第一 一、鬥茶的茶品 (三)、製茶過程 一、鬥茶的茶品 (三)、製茶過程 二、鬥茶的茶具 (一)、湯瓶—煮水注湯用 二、鬥茶的茶具 (二)茶碾、茶磨-將茶葉碾磨成細末 二、鬥茶的茶具 (三)茶羅-過濾茶末中雜質和粗粒子的器具 二、鬥茶的茶具 (四)茶筅—鬥茶時,在盞中擊拂之器具 二、鬥茶的茶具 (五)茶盞—茶碗 三、鬥茶的程序 四、鬥茶的勝負要訣 (一)茶質的良莠 (二)茶色的品鑑 (三)點茶技藝的優劣 1茶面湯花是否均勻適中 色澤是否潔白鮮亮 2茶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 有水的痕跡 肆、宋代鬥茶風俗的沒落與轉變 一、沒落 (一)內在文化的困境: 鬥茶-形式強於內容, 無法展現茶文化深刻的精 神。 (二)外在政治上的改變: 蒙古族進駐中原 1蒙古人性格慓悍急躁,不耐於精 心細膩的品茗形式。 2元朝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遠不 如前,文人雅士再也無心以茶事 展現自己的風流倜儻。 3元代以後,「鬥茶」風氣式微。 肆、宋代鬥茶風俗的沒落與轉變 二、轉變 台灣多年來,在茶葉改良場指導下舉行 「名茶評比賽事」,其實就是古代鬥茶 的延續與轉變。 伍、結論 一、宋代的鬥茶風俗,推動了茶葉學 和茶藝的更上一層: 1從茶葉茶品的講究 2製茶方法的精細 3茶具的品味追求 將茶藝文化提升至空前的精湛璀璨, 對飲茶工藝,有著非常巨大的貢獻。 伍、結論 二、鬥茶,見證了宋代茶文化的風華 歲月,在茶文化史上亮麗燦爛、 大放異彩,有其重要的價值與貢 獻,雖其後逐漸失去高雅深厚的 文化內蘊,然,鬥茶,在茶文化 的地位仍有其不容掩蓋的光芒。 大家辛苦了請喝一杯茶 * * 草茶 團茶 狹義 非固體形狀的散 形葉茶 兩浙草茶 四川、江蘇、安 徽、湖南、湖北 等地所產之茶 固體形狀的茶葉 團茶、餅茶、蠟茶、 磚茶、丸茶 廣義 散茶 片茶 將茶葉的茶汁榨乾 4搾茶 將茶芽洗淨後,以沸水蒸之 3蒸茶 將採來的茶芽依等級分類 水芽、小芽、中芽…… 2揀茶 時間:驚蟄前後,早上露水未乾 方法:以指甲採摘茶芽 1採茶 包裝 8封 把茶餅烘乾 7過黃 將研磨後的茶放入模子中造成餅狀 6造茶 將茶汁榨過的茶葉放入盆內搗研 5研茶 以甘滑為上 6品嘗 宋人鬥茶的方法 5點茶 將茶盞溫熱 4烘盞 把碾好的細末過篩,篩上粗末再碾、再羅 3羅茶 將茶餅碾細 2碾茶 將茶餅以微火炙乾 1炙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