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中医与中华文化”之浅见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中医与中华文化”之浅见精选

对“中医与中华文化”之浅见 作者: 新西兰和合中医诊所陈浩 缘起: 新西兰中华文化交流学会”的张培军先生邀请我讲讲“中医与中华文化”,我竟然“义 不容辞”地答应下来了。其实,要讲好中医与中华文化的课题,这里涉及到的深度和广度,非 我堪胜任。好在我还能够变通,大的课题不好谈,谈谈小的课题,谈谈自己多年来的中医实践 及对中华文化经典的领悟和感受,这是我可以做到的,因此我将课题定为:对“中医与中华文 化”之浅见。讲这个课题的最大愿望是尽我微薄之力,挖掘中医与中华文化中的价值,与大家 分享,同时也是抛砖引玉,期盼得到各位读者和前辈的批评指正。 引言 : 文化可以理解成某种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教化。谈到中华文化,我们自然联想到《易 经》、儒家、道家、中医、孙子兵法、禅宗、汉字、琴棋歌赋等中华文化元素。然而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科技与消费主导潮流,中华文化被淡化了;尤其是“五四”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 利炮打破了泱泱中华之家当,也摧毁了大部分国人的精神家园,因此彻底否定中华文化成为一 种思潮。众所周知,这种思潮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以致时至今日,即使生为中国人,未必 就能了解多少中华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价值,中华文化的教育已经被长期边缘化了。就我本人 来说,学习中华文化成了一个探索之旅,对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了解、认同、憧憬、 发现、惊喜、感动,以致赞叹的过程。文化的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转化成 价值。所谓智慧,打个比方来说,就是一笔优质资产,静则藏而不用,可做“镇家之宝”或享 有升值、分红的利益;动则妙用无穷,可以担保,也可以入股,可以套现,也可以转化成技术, 以至于设备、工具、食物、药品等生产和生活资料,实现其丰富多彩的使用价值。因此,可以 说智慧藏而不用是就是优质资产,启用时就能自由实现其价值。我感到,中华文化是祖先留给 我们的家当,富含宝贵的优质资产,但不会鉴赏利用的话,如同坐拥宝山而穷困,非常令人遗 憾。当然,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发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大的障碍是难明,因而也就难 用。然而中医却让人眼前一亮,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术,虽经数千年仍长盛不衰,其理论之精 深、疗效之卓著正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重视。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科,正是我 们以理性和严谨的态度验证中华文化价值的一个试金石。比较而言,中医最大的特点是周期短、 可验证、易体会,可以从一人一病,即少则几分钟,多则几个月的周期,验证其客观的、可以 鉴定的疗效。我正是通过对中医的学习、实践和领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 也体会到中国历代圣贤们的伟大情怀和济世利人之心。我感受到中华文化中蕴含极高的智慧,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可为心灵之导航、疾苦之良药、万民之福祉。 一、中华文化的源头-- 《易经》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所处的时代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初成 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前,伏羲画先天八卦,标志着易的产生。在伏羲之后的年代,神农创造了 《连山易》,黄帝创造了《归藏易》,周文王创造了《周易》,而保留较完整的是《周易》, 现在我们所说的《易经》主要是指《周易》。《周易》的内容包括《易经》和《系传》两部, 《易经》包括卦画、卦辞和爻辞,《系传》称为十翼,为孔子整理,包括《彖》(上下传)、 《象》(上下传)、《系辞》(上下传)、《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不但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易经》也是道家、阴阳家、墨 家、兵家、中医等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因此有学者称道家经典《道德经》是《易经》之 修行版,儒家《论语》是《易经》之社会版,中医《黄帝内经》是《易经》之医药版,《孙子 兵法》为《易经》之军事版等等。中华文化各家可以互通,正因为它们是同一渊源。黄帝精通 中医,但黄帝也是修道的,黄帝向广成子问道被认为是道家丹道修炼的开始,黄帝乘龙飞升是 修道最高成就的明证;历史上的儒家一般都通医理,可以跟中医大夫讨论遣方用药,“不为良 相,即为良医”这句话,说明儒家圣贤,做个良相或做个良医都不成问题;葛洪是位道士,也 是位名医,“药王”孙思邈是位医家,但被称为“孙真人”,可见其在道家而言非等闲之辈。 二、《易经》学说的启迪 《易经》中的“理象数占”之说和“三易”之说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易经》中的最核心 理念,也是学习《易经》的重点。这更是我们解读中华文化及实现中华文化价值的关键。 1. 《易经》之理象数 理 :即易理。理是事物中蕴含的道理,包括规律、机理、义理、法则等。《系词》曰“易与天 地准,故能弥纶天地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