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期文言文阅读专号精选
奇闻异事
画琵琶
皇甫氏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入林数十步,上有一坡。见僧房院开,中有床、床榻。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
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便到杨家,入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书生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书生取水洗之尽。僧亦未归。
书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邻人大集,相与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及村人信之,灵圣亦绝耳。
(选自《历代笔记小说选》)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到吴地游览。路经长江以西,因风阻挡船只能停靠岸边,书生就上山散步。进入树林走了几十步远,前面有一山坡。见庙门和房门都开着,房中有床和桌子,门外有小的游廊数间,近旁有笔和砚。书生擅长画画,就拿起笔,在房门外的白墙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一样。画完后,风浪平静上船就出发了。和尚回来后看见了画的琵琶,不知是谁画的。就告诉了村里的人说:“恐怕是五台山上的圣琵琶。”
当然这是笑谈,却被村里的人相互传说,来庙里烧香求福更尽力了。
书生到了扬州,在吴地一年了;听说长江以西路边庙里有圣琵琶,灵验不一般。书生心里怀疑。所以回家时路过长江以西,让船家停船在此,上前拜访。和尚还是没在,他所画的琵琶依旧,只是前面有了幢幡、彩花和香炉。书生取水将墙洗净。和尚也没回来。
书生夜宿在船上,第二天又去庙里。和尚夜里已经回来,发现墙上的琵琶没了,就把这事告诉乡亲们。老乡们都聚在一起,互相悲伤叹息。书生问他们原故,都说以前的灵验:“现在应该是有人背着我们,把琵琶藏起来。”
书生大笑,才说出了画琵琶的前后情况,及擦去的原由。和尚和老乡们这才相信书生的话,灵验的话也不说了。
司札吏
蒲松龄
游击官某,妻妾甚众。最讳其小字,呼年曰岁,生曰硬,马曰大驴;又讳安为放,败曰胜。虽简札往来,不甚避忌,而家人道之,则怒。一日,司札吏白事误犯;大怒,以研击之,立毙。三日后,醉卧,见吏持刺入,问:“何为?”曰:“马子安来拜。”忽悟其鬼,急起,拔刀挥之。吏微笑,掷刺几上,泯然而没。取刺视之,书云:“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暴谬之夫,为鬼挪揄,可笑甚已!
(选自《聊斋志异》)
【译文】
有一个游击官,妻妾很多,最忌讳人家说他妻妾的小名,对一些字眼,也要用别字替代,将“年”叫“岁”,“生”叫“硬”,“马”说成“大驴”,又将“安”叫做“放”,“败”说是“胜”。虽然友人或官场间来往的简札,不太避讳,可如果家里的人犯着,他就生气。一天,帮他办理笔札的书记向他禀报公事,误犯他所禁忌的一些字眼;引他大发脾气,用砚台砸书记,书记立刻死了。三日后,游击官正喝醉酒在睡觉,见书记手执一名片进来,就问:“做什么?”书记说:“马子安来拜。”游击官忽然想起书记已经是鬼了,就赶快起来,拔出刀砍他。书记微笑着,将名片掷在茶几上,就消失了。游击官拾起名片一看,上面写着:“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像这样粗暴荒谬的武夫,给鬼开玩笑嘲弄,实在是很可笑。
张老相公
蒲松龄
张老相公,晋人。适将嫁女,携眷至江南,躬市奁妆。舟抵金山,张先渡江,嘱家人在舟,勿煿膻腥。盖江中有鼋怪,闻香辄出,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张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张回棹,悼恨欲死。因登金山,谒寺僧,询鼋之异,将以仇鼋。僧闻之骇,言:“吾侪日与习近,惧为祸殃,惟神明奉之,祈勿怒;时斩牲牢,投以半体,则跃吞而去。谁复能相仇哉!”张闻,顿思得计。便招铁工,起炉山半,冶赤铁,重百余斤。审知所常伏处,使二三健男子,以大钳举投之,鼋跃出,疾吞而下。少时,波涌如山。顷之浪息,则鼋死已浮水上矣。行旅寺僧并快之,建张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为水神,祷之辄应。
(选自《聊斋志异》)
【译文】
张老相公是山西人。正准备嫁女儿,带着家眷来到江南,到集市上置办嫁妆。船行到金山的时候,张老相公要先渡江,于是叮嘱家里人留在船上,不要用火炒肉散发出味道。因为江中有鼋怪,闻到香味就会出来作怪,损坏船只吞噬行人,为害已经很久了。张老相公离开之后,家里的人忘记了他的叮嘱,在船中烤肉。忽然巨浪滔天船只倾覆,妻女都没入水中。张老相公驾船返回之后,见状痛不欲生。就登上金山,拜访寺僧,打听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