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染料与颜料
中国古代色彩技术 除了利用植物的天然色泽,还能通过复染、套染、媒染得到各种色彩变化 复染 套染 媒染 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中最早使用的是赭石,之后如《尚书》中所载“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逐渐开始使用,赤土如朱砂,黄土如石黄(分雄黄、雌黄),青土如石青、石绿(即孔雀石),白土如垩土、铅粉、白云母等,黑土主要是墨及黑色矿石。 各种矿物颜料 中国五色图 古希腊四色说 传统染色技术和色彩文化的主体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 下面是一类以三芳甲烷为发色母体的染料,通过磺化而获得酸性官能团。它们主要以绿、紫色为主,色泽艳丽但耐光牢度一般。 染料的性能及评价 (1)外形 常用染料外观形态有粉状、粒状、块状、浆状等。 (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染料在100克纯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克数。 (3)强度 是指染料的染色强度,它表示染色能力的大小,也称为浓度或力分。通常以%表示。染料的强度越大,染色时的需要量就越少。 (4)色光 是指染料与被染物所显示出的主色中所呈现的副色。 (5)染色坚牢度 染色坚牢度是指染色物抵抗外界作用而保持原色的能力。对于皮革染色来说,耐日晒、皂洗、干湿擦、水洗、汗渍等牢度指标尤为重要。 (6)渗透度 是指染料向被染物内部渗透的能力。 偶氮颜料 偶氮颜料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的有机颜料,是纺织品服装在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在特殊条件下,它能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癌症。 异吲哚啉酮 异吲哚啉酮黄色颜料结构的化学性质与甲亚胺的类型相关。 图 异吲哚啉酮-颜料黄 用途:主要用于塑料和高质量涂料体系中(例如,汽车产品涂装), 也可用于淡色装饰性涂料和调色系统。 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颜料是色漆的次要成膜物质,在木材装饰过程中调制底漆、腻子以及木才着色,也经常使用颜料。不透明的色漆由于放入颜料,其涂膜具有某些色彩和遮盖力。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 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染料溶液能渗入木材,与木材的组成物质(纤维素、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能使木材着色而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纹理,能使木材染成鲜明而坚牢的颜色。 涂色:将颜料分散于成膜剂中,涂于物体表面, 使其表面着色。 着色:在物体形成最后的固态以前,将颜料混合 分散于该物体的组成成分中,成形后得到有颜色 物体。 3.主要用途 4.具体应用 印墨 印墨是由颜料微细颗拉均匀分散在具有一定粘性的连结材料制成的,它主要用于印刷 。连结材料以往均用油类制成,故有“油墨”之说。 涂料 原液着色染料(颜料) 将极细的颜料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各种化学纤维的纺丝液中,制得的有色纤维,不仅颜色均匀,而且牢度优良。 将颗粒极细的颜料混入合成树脂、合成乳胶等作成的粘合剂中,用此色浆对织物进行印花,经烘焙干燥后,粘合剂便形成一层很薄的色膜,将颜料牢固地粘着在纤维的表面,从而达到印花的目的,这一方法通称为涂料印花。 塑料着色 塑料的着色,均在压塑成形之前,将颜料或染料均匀地混入成形前物料中。有机颜料可用分散介质处理后加入成形前的物料中,混合加热,进行塑制。 橡胶着色 涂料印花染料 4.有机颜料的发展 1899----1938年,从开始合成立索尔红到酞菁绿问世,使各种色谱基本配套,逐步以着色强度高、颜色鲜艳的有机颜料替代无机颜料,是发展速度比较慢的第一阶段。 1954-----1970年,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迅速,对着色剂的要求提高。 1970------- ,对新品种的开发减少,重点转向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颜料剂型的研究及对颜料晶体结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国内外有机颜料生产情况 1996年,全世界有机颜料产量约210 kt,美国、日本、西欧及日本的产量约77%(美国约占27 % 、西欧占3 5 % 、日本占15 % );2000年有机颜料的总产量已达250 kt左右;有机颜料以每年3 %速度增长。 主要品种产量和相对比例 美国 日本 品种 产量/t 比例/% 品种 产量/t 比例/% 联苯胺黄 酞菁黄 立索尔红 色淀红C 酞菁绿 永固红 7528 4440 3720 1720 990 900 23.9 14.1 11.8 5.5 3.2 2.9 酞菁蓝 联苯胺黄 洋红6B 色淀红C 酞菁绿 永固红 8070 3550 1920 1880 1400 1100 39.8 19.7 11.5 10.4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