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耕地机械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PPT
器走过距离S即刀轴中心经过O1、O2、O3、……而至On时,刀齿端的轨迹即为m1、m2、m3、………、mn所连成的曲线。如果S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时机器前进的距离,则此时刀齿绕其轴心旋转一周后其运动轨迹亦完成了一个行程周期,当旋转轴继续转动、机器继续前进时,刀齿端点的运动轨迹即为此段曲线的重复出现。显然,在图2-100所示情况下,S<2πR。 πR。 当刀齿的转动半径R、旋转角速度ω以及机器的前进速度vm已知时,刀齿的运动轨迹可根据上述原理用作图法绘出。关于刀齿运动轨迹的方程式,可建立如图2-101所示的坐标系。设位于坐标轴y上的刀齿A0O以角速度ω经过t秒钟转动后,其角位移为φ,此时刀齿轴心移动的距离为x0,刀齿端点的位置则移至m点,点m的水平位移为x,铅垂位移为y。 则因 φ=ωt, 或t=φ/ω 故x0=vmt=vmφ/ω。又因ω=u/R,所以x0=Rvmφ/u 刀齿的轨迹曲线系由运动的m点所形成,故其曲线的方程式为 此式为参数方程式,消去参变数后得 此曲线即解析几何上的摆线,亦称旋轮线(Cycloid)。 将x0代入并整理得: (1)当u/vm=λ=1时,方程变为 此式系一标准的摆线,S=2πR。具有这种运动特性的刀齿只能象自由轮的轮爪一样刺入土中,不能起到松碎土壤的作用。 2.刀齿轨迹的性能特征 从刀齿运动的轨迹方程式得知,刀齿运动轨迹曲线的形状与刀齿的半径R、圆周线速度u以及机器前进速度vm有关。由于R、u和vm的不同,此曲线具有以下的特性: (2)当u/vm=λ<1时,刀片端点在任何位置的绝对运动水平位移 的方向均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故刀齿不能拨土向后。刀齿对土壤的作用还不如被动式牵引机具的作用大。这种曲线数学上称为短辐摆线。S>2πR (3)当u/vm=λ>1时,刀齿转动到一定部位,它的端点绝对运动的水平位移就会与机器前进的方向相反,因而能以刀齿的刃口切削土壤。具有这种运动的曲线称长辐摆线(图2-102),此种摆线具有一个绕扣。MN为绕扣的横弦。当vm/u值愈小时,绕扣的横弦愈大。若vm=0(即机器停止前进时)则绕扣即为一圆,其最大横弦等于2R。 (二)刀齿的切削速度 刀齿端点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所经各处的速度是不同的。将方程对时间求导数得: 刀片端点的绝对速度为: 从上式可知,当刀齿端点处于最低位置即ωt=2nπ时,绝对速度最小vmin=vm-u,在vm<u时,方向为水平向后;当刀齿端点处于最高位置即ωt=(2n+1)π时,绝对速度最大,vmax=vm+u,方向为水平向前。 刀齿运动轨迹曲线的绕扣大小与vm/u的值有关。vm/u的值愈大时,绕扣愈小;反之,则绕扣愈大。若vm/u=0(即机器停止前进时),则绕扣与轨迹曲线均为一个半径为R的圆。 绕扣的最大横弦MN可以从图2-104中得知,因刀齿在最大横弦N点处其绝对速度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于是有 sinφ= vm/u 故最大横弦距沟底的高度 Hmax=R-Rsinφ=R(1- vm/u) (三)刀齿工作深度 可以看出,在最大横弦的N点以上,刀齿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为向前,N点以下则向后。因此一般用途的旋耕机刀齿入土处,均在N点以下,以利于向后抛土,减少功耗。为此,旋耕机的工作深度ha,通常是以不超过最大横弦处为度。由前式可知,刀齿的半径R较大或vm/u的比值较小时,刀齿的耕作深度可以较大 (四)切土进距 在刀齿旋转的同一纵向平面内,前后两相邻刀齿的切土间距,称为进距。亦即在两刀齿相继切土的时间间隔内,机器前进的距离Sx(图2-105)。假设某旋耕机的刀盘上均布安装z把刀齿,则刀盘旋转一周时,刀齿相继切土的时间间隔为ts=2π/(2ω)。在此时间内,机器前进的距离Sx即为切土进距。 式中n为刀盘转速。 旋耕机两个纵向相邻刀齿相继切土后,耕层底部存在一个凸起部分。此凸起部分是没有耕到的生土,其高度与刀齿的运动轨迹和进距有关,而由前后两刀齿轨迹的交点C确定。如图2-105所示,在交点C处,凸起高度hc=R(1-sinφc) 此处,前一刀齿转角ψc=arcsin(1-hc/R) 后一刀齿转角φ’c=2π/z+π-2φc (五)沟底凸埂高度 此时刀辊中心的移动距离为 此处ω=u/R 又因 令上两式相等并整理后得 上式即为凸起高度hc与u、vm、R和z的关系式。但利用此式求hc的数值亦很麻烦,为了简便,沟底凸埂高度也可用下述方法近似地计算,即利用轨迹方程式: 当φ′的数值不大时,可以认为 sinφ′=φ′ 故 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