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投资学第一章节
国际投资学 主讲教师:陈 倩 Email:tracychen827@126.com 教材: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内涵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投资的经济影响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内涵 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生产一体化 一、国际投资定义 各类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或者产 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国际实物资 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并通过跨国运营 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二、国际投资的分类 根据投资主体类型—— 官方投资(Public Investment) 私人投资(Private Investment) 根据投资期限——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根据投资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国际灵活投资(国际租赁、国际信托投资、国际工程承 包等) 国际直接投资 FDI 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国际间接投资 FII 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区别原则1——有效控制 有效控制标准由国际投资主体所拥有外国公司股权比例确定。 美国商务部:若外国公司股权的50%由一群相互无关的人掌握 25%由一个有组织的美国集团 10%由一个美国法人拥有 加拿大:本国居民持有50%或者更多股权时,存在有效控制 IMF:紧密结合的组织在其所投资企业拥有25%的股权 区别原则2——持久利益原则 IMF对FDI的定义—— 为了在一个国外企业获得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在国外企业的管理中拥有实际的控制权。 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投资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国际化的产物。 国际投资产生与发展简述: 一战以前(1914年前) 二战期间(1914——1945) 二战以后(1945——1969) 1970——2000 2001以来 (一)1914年前——初始形成阶段 1、概况 18世纪末到191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相对过剩,国际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国际投资中:FII占90% 2、区域格局 资本来源国:英、德、法、荷 最大输出国:英(最外投资存量占世界50%以上) 资本吸收地区:欧洲国家之间 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殖民地 (二)1914—1945——低迷徘徊阶段 1、概况 以FII为主 2、区域格局——欧洲变弱、美国变强 欧洲:遭受巨大战争创伤 美国:资本投向以发放贷款为主 (三)1945—1969——恢复增长阶段 1、概况 发达国家投资额由1945年—510亿美元 上升到 1978年—6000亿美元 (政治局势平稳,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趁机向外扩张,“马歇尔计划”对外贷款达840亿美元) FDI占主导地位 2、格局 1970年前,美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70年代后,西欧和日本的对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美国地位下降,“大三角”格局形成;资本吸收国家也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中心。 表 美国FDI额占世界总额比例 单位(%) (四)1970—2000——迅猛发展阶段 1、概况 FDI年均增长20%以上,FII的发展超过了FDI 2、格局 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且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增加 三大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因素(区外贸易转移引发投资增加;区内交易空间扩大、交易成本下降导致生产重新布局) 发达国家良好的投资环境 跨国公司自身战略的发展 大三角地区: 美国是最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区位之一,但作为最外投资国的地位在下降 欧洲区在国际投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EU的作用 日本吸引FDI上有较大的发展 发展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