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狼图腾小狼小狼》:培育民族忧患意识
前两年,长篇小说《狼图腾》以其浓重的民族、地域色彩和凝重的文化、文明底蕴,使整个文坛重重地震动了一次。作者姜戎也即刻名扬四方,但他并未就此停步,而是以博大而开放的视野疏通民族文化血脉,开启文化新机,针对儿童读者的需要出版了一部《狼图腾小狼小狼》(上、下卷)。他以深情的艺术表现,生动而鲜活地展示了草原小狼深层的生存方式和深厚的生命内涵。活生生的一条草原小狼,活脱脱的狼模狼样、狼性狼情,令人常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有一种惊天动地的感喟。与此同时,无论是儿童读者还是成人读者,都会从中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心灵焦虑。
读这部作品,想到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也让我想到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话:“诗人和作家所能恩赐于人类的,就是藉着提升人的心灵,来鼓舞和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人类昔日拥有的荣耀,以帮助人类永垂不朽!”
《小狼小狼》就是一部提升人的心灵的作品,作家是以自己在内蒙古牧区插队时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为基础,以与草原上蒙古族牧人长期一起生活的体会和体验为依据来创作的。作品中所写北京知青掏狼窝、养狼崽、驯狼习等小狼生长的情景,与小狼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敏感敏锐、勇悍勇猛、凶狠凶残等天性中所显示出来的生存智慧、生活意志,以及蒙古族牧人对狼性的理解、崇尚、膜拜,都真实真切,活灵活现。这是一部意在凸现狼性格狼精神并揭示其对蒙古民族文化、心理的巨大影响,以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少儿文化小说。
正由于此,作家写“小狼”的着眼点聚焦于揭示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弊端,揭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合理性。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话题。但作品的魅力在于发自作家心底的深切的感触和深沉的感叹流淌在字里行间,撼人心弦,感人肺腑。
小说一开头就写一条灰黄色的大狼在羊倌眼皮底下叼走一只羊羔的情景,事情就发生在转眼之间,而且悄无声息,这是一次埋伏多时后的突袭,狼嘴叼紧了羊羔的后脖颈,勒得小羊叫不出声。而小羊是活着的,正是训练狼崽的活教材、活道具。发生在眼前的这件小事,已见出草原狼性格并不只是凶狠、勇猛、狡诈、残忍这一面,它还很有耐心,细致周全,而且也有很深的母爱。紧接着,作家又从牧民的讲述、草原的传说和知青们目睹的现场来记叙和描述狼怎样死等一夜,趁天刚发白黄羊憋尿时抓住;又怎样趁草原刮“白毛风”的时机将成群的健壮军马赶进大泥塘捕杀;又怎样集体出动、相互配合,跳越高六七尺的石墙来咬吃羊群等等,来表述狼在猛兽之中的非同一般。但,狼的不一般并不止于此,草原母狼对于狼崽的细心呵护和精心爱护也不同寻常:母狼下崽的地洞总是选择在牧人们意想不到和意料之外的地方;如果母狼遇到掏狼崽的人,它就会跟人拼命,抵抗到底;它也会认清人回家的路,伺机报复。可见,狼的猛与凶、勇与智、仇与爱,都有别于寻常猛兽。它们出色的生活智慧和生存技巧、出奇的抗争策略和作战本领,都令人惊诧。而其间所展示的合力合作的团队作战的气势、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气质,更使人震惊。作家由此领会、领悟到为什么狼既是草原上蒙古族人的仇敌,又是他们心目中敬畏的神灵和图腾。当然,狼的性格对这个民族产生了何等难以估量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小说中的那个知青马倌说:“汉人恨狼,结果把狼的本事也恨丢了,学到狼的真本事的,大多是游牧民族。”那个知青羊倌想:“蒙古女人要是像汉族女人那样溺爱孩子,他们的民族可能早就灭亡了。”都是作家的切身感受。
显然,作家抱持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化观,企望从传统文化的围城中突围,并在文化突围中汲取草原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元素与传统对话,在突围的对话中重建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作家对“小狼”题材的锤炼与提炼,正是他的文化观的体现。小说因此显现出眼光的犀利、故事的新异与内涵的深邃。在这里,姜戎显出他的独特:在生活中有独特的发现,在创作中有独特的悟出,并赋予文化观以独特的感受形态,从而使这部小说以题材的独特、情节的独特、语言的独特,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姜戎行文是非常自然流畅而富有隐喻意味的,他运用典籍文化和生物学知识,打破了长久以来对狼的简单化认知模式,又通过发生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草原狼的故事,使读者不得不作民族精神的反思和人生哲理的反省。在作家看来,“草原狼的自由独立、勇猛顽强的性格是具有其超强本领作为基础的。人也是这样,一个民族自己的本事不高,性格不强,要想独立自由也只能是空想”。而群狼战术“让人顾头顾不了尾,顾东顾不了西。群狼的这招要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更厉害。”于是,作家笔下的北京知青“常常感叹蒙古人有这么好的草原军校,有这么卓绝的狼教头”。由于小说中的北京知青在养育小狼过程中有切身之感、切肤之痛的体验,不仅能洞察其在草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