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九歌图》辨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仇英《九歌图》辨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文物总店在接收芜湖市文物商店移交的一批文物中,其中有明代仇英《九歌图》册。据说此册系新中国成立后在芜湖市郊一居民家拆迁的老房子屋檐里发现的,后被芜湖市文物商店征集。经鉴定属明代作品。   仇英《九歌图》册,共9开(画8页,字10页),纸本,白描人物,水墨行书,每页纵25.8厘米,横24.3厘米。册名《九歌图》为明代文徵明所题。册中有仇英根据屈原《九歌》涛意而描绘的“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山鬼”“国殇”等神话人物。每开对题的左页,为文徵明书写的《九歌》辞句。后一开在左、右二页上有收藏家陆时化、程绍隽所写的行书(评语)。册中所钤印章有:“仇氏十洲”“征明”“文徵明印”“停云馆”“陆时化印”“绍隽”“雪松”,册边钤收藏印章有:“黄汇之印”“云松珍赏”“黄熙之印”“真民”等。此册为原装裱。   仇英(?-1552),明代杰出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长期居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周臣二位大弟子一为仇英,一为唐寅。仇英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台亭阁等,皆秀鲜丽。尤擅人物画,追摹古法,画风流丽纤巧,人物神态自然生动且准确传神,为明代工笔之杰。在山水画方面,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而工巧入神。仇英与沈周、文徵明、唐寅为“明代四大家”,他们对明清及后期的绘画艺术均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溢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杰出画家,大书法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为“明代四大家”。文徵明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书体入手,后师李应祯。书法以兼善诸体而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书法湿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有晋唐书法之风致。   仇英《九歌图》是根据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九歌》诗意而作的。屈原的《九歌》是其流放在江南时,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祀11种神灵。其中《东皇太一》祭祀最高贵的大神;《云中君》祭祀云神;《湘君》与《湘夫人》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少司命》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东君》祭祀日神;《河伯》祭祀黄河之神;《山鬼》祭祀山中之神;《国殇》祭祀悼念为楚国而战死的勇士;《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多数篇章是描写神灵间的眷恋和祈求。   古代绘画以《九歌》为题材的,在仇英之前,历史上有记载并存于世的作品,如宋代李公麟的《九歌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自称龙眠山人,安徽舒城人。其画法受顾恺之的影响较大,又师法于吴道子。其最著名的画法是一种“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能取得“不施丹青而光采动人”的效果,并把创立白描画法作为一种需要高度简洁又要效果明显的表现手法。它依靠曲直、粗细、刚柔、轻重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达到复杂的形状与特征的概括。李公麟所画《九歌图》上的人物,往往只凭几条起伏有韵律感的墨线来完成。在线描上的飘举以及衣帽上的顿挫变化,都显露他的风格特征。他的画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又如元代张渥《九歌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张渥,生卒不详,字叔厚,号江海客,杭州人。画人物,用李公麟画法,描绘《九歌图》的人物,写法传神,一点一拂,无不入微。   仇英《九歌图》册中,每幅人物画均以白描工笔画法,人物神态勾绘传神生动,衣纹细劲流利,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形态、服饰各异与质感,画面的层次比例和谐,反映出仇英人物画工整、细劲、秀丽的深厚功力。在师从周臣的基础上,取法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使之发扬光大。清代文人陆时化评曰:“?m山后人今出而是之,知仇实父之技不下于龙眠……”。仇英人物画的最大成就在于追摹古法,参用心裁,画人物精细谨微,尤能开神兼顾。关于仇英的人物画,徐沁在《明画录》中评“其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   此册有8开人物画,每开画的左页为文徵明对题的《九歌》辞句。精秀的行楷书体,以简洁流畅的笔法与仇英人物画巧妙合璧,相映生辉。此册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充分地展示了屈原《九歌》的诗情画意,为研究古代书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于仇英《九歌图》的流传过程,据《吴越所见书画录》记,明万历年问太仓墨客王世贞藏《九歌图》。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太仓人,亦称?m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16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也是明代大收藏家。清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