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泰山名人遗踪.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追寻泰山名人遗踪

孔子登临处追寻泰山在历史上,名人与泰山,泰山与名人,皆因 一个“名”字而成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秦始 皇统一全国后来泰山进行的封禅活动,以旷世浩 荡的气韵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回顾泰山历史文化 形成的重要考据。世事沧桑,斗转星移,历史人 物和他们登泰山的故事已成过去,他们留下的足 迹和身影却为后人认识泰山、研究泰山埋下了一 笔丰腴的文化遗产。“孔子登临处”据《管子·封禅书》记载,古代时期共有 72家首领和帝王登临泰山,如上古时期的无怀 氏、炎帝、黄帝、周成王,至后来的秦始皇等,名人登泰山,一般是采取谒拜的形式,虔诚地表述自己的意愿,祈求上天赐福于己,秦始皇时期 至后来,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了一定的 进步,在祈求个人得道的同时,也求得国泰民 安,这一意愿后来发展成为古代泰山神文化的主题思想。孔子登临泰山,并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 名言为泰山增添儒雅之韵。“孔子登临处”石 坊,沿袭了泰山历史上“五里一牌坊”的习俗而 建立,也是后人为纪念孔子登泰山而确立的纪念 性建筑,该坊建于明嘉靖39年(1560年),全石 结构,单檐四柱,双梁三门,四柱前后有抱古 石,石坊中间额板上书写着“孔子登临处”,中 门两侧石柱上有抱柱联,上联为:秦王独步传千 古;下联为:圣主遥临庆万年。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孔子当年登泰山的情 景,也没有人知道春秋时期的泰山究竟是个什么 模样,但是后人从这座石坊中领悟到的儒家文化 与文明之理论却是时间所不能淡化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充盈着的更是厚重而广泛的宏观与 微渺的哲学思想。名人遗踪姜继兴 张华高山流水亭高山流水亭掠影Sketch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GAZINE亭子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当中的小型建筑物, 主要作用是供人们休息和观览,一般建在景色秀 丽处,秦汉时曾有十里设一亭的习俗。后来,亭 子的建立往往与人与物有着某种必然联系,高山 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和高山流水亭的建立,正是说 明了这一点。“汉柏”和“无字碑”汉武帝在位54年,历史上有“雄才大略”之 誉。汉武帝曾八次登泰山,从公元前110年至公元 前89年,平均两年多就来一次泰山。如此频繁地 光临泰山,除了对泰山进行封禅之外,还为了什 么呢?其实,这与秦始皇当年寻找长生不老药同 出一辙,是为了延续生命,寄托自己的一种愿 望。汉武帝当年在泰安亲手种植了五棵柏树,现 位于泰安岱庙古典公园内的“汉柏院”,是泰山 的著名八景之一,这几棵柏树,历经2000余年, 仍然生命旺盛,游人极愿在此观看留影。汉武帝在泰山留下的足迹还有位于泰山极顶许多令人感怀不已的故事、美好的传说都发 生在泰山。“高山流水遇知音”,就是一个令人 惊赞的美妙故事。古代典籍《列 子·汤问篇》记 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 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人在 泰山为伯牙立建了高山流水亭。高山流水亭建在泰山中路万仙楼东侧,为明 代隆庆6年(1527年)建,亭为石质,单檐四柱, 高四余米,进深3米,亭顶平缓,上有一方型宝 顶,亭内置石桌石凳,亭内南面额板上刻着: “高山流水之亭”,亭外北面额板上则书写着: “源头活水”4个字。2007年 第 9 期/ 城建档案25无字碑汉柏秦“泰山刻石文”掠影Sketch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GAZINE的“无字碑”,这是一块长方形石质碑,高6米, 宽1.2米,厚0.9米,上窄下宽,四周抹角,上有 盖檐和方攒尖,通体无字,是泰山上唯一的一块 无字碑,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迷。最初时有 人认为是秦始皇所立,经清代学者考证,认为是 汉武帝所立,郭沫若先生当年来泰山考察时,认 为也是汉武帝所立,并在他的《日观出未遂》诗 中写道:“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秦始皇的“五大夫松”与 秦二世的“泰山刻 石文”古人认为,皇帝是天帝之子,是奉天命来统 治臣民百姓的。因此,在改朝换代之后或皇帝功 绩卓著之时,都要来泰山上进行封禅,以求得国 泰民安。据《史记》记载,古代封禅泰山的帝王 有72家,自上古时期的无怀氏到周成王等。比较 准确地有大量文字记载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在公 元前219年,也就是他在统一全国后的第11年,来 泰山进行封禅,并立石碑颂其功德,碑文由丞相 李斯以小篆书体撰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秦泰 山刻石文”。此次秦始皇登封泰山,途中突然遇到了一场 大雨,一行人便躲在五棵松树下避雨。由此秦始皇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这个名称是秦代爵 位的第九位,后人便称“五大夫松”,建亭保 护,名“五松亭”。后来成为泰山著名的八景之 一,现在游人徒步登泰山,都要路过此处。遗憾 的是,这五棵松树现在只 剩下了三棵。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也来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