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地球物理02地球物理基础
* 普拉特认为,地壳较高部分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低的密度而受到抬升的结果。换言之,在补偿面以上各地的岩石密度是不同的。与这一认识对应,地下的补偿面应该近于处在同一高程上,故以这种补偿方式为基础的普拉特模型可以称作密度补偿模型。 艾利认为地球表层各处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地壳和其下伏地幔的关系如同木块浮在水面上的关系那样:如果地表某处的高程比其它地区高出越多,它往下插的深度就会比其它地区大得越多;一般而言,如果某个地区的岩石块体显示出较高的地表高程,其地下的“根” 也会比其它块体要向下扎得更深一些。艾利提出的这种补偿模式因此被称作深部补偿模式。 * 深部补偿模式预言的结果与许多地区的地震测深结果是一致的,即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下插深度相比,要远远大于大陆与洋底之间的高程差。但现代研究表明,实际地壳均衡补偿过程比这两种理想模型都要复杂,应该是这两者按一定比例结合的结果。这意味着地壳确实存在着(如普拉特模型所指出的)横向物质分布的不均一性,但地表显示的陆洋地形高差,则部分是由密度补偿(约占37 %)、部分是由深部补偿(约占63%)的结果。 * 图2-26 重力均衡的深部补偿模式 * 3.3 ????地球的压力 地球的压力是一个与重力直接相关的地球物理性质。地球某处的压力是由上覆地球物质的重量产生的静压力。静压力的大小与所处的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及重力加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但由于物质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是一种非线性递增的关系,压力-深度图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在地球表层、地壳和接近地心附近时压力增长较平稳,在下地幔和外核部分增长得较快。 * 利用密度分布的规律来估算地球内部的压力状况,以截面为1cm2 的岩石柱作为压力的计算表示法,可得到 P=hρ/100 (2-22) (p—压力;h—深度;ρ—密度) 利用此式,可以算出从地表到地下24km内,压力从1×105pa增加到0.6×109pa;到670km处,压力增大到24×109pa;到2891km时,压力增大到约136×109pa;最后在6371km即地心处,压力会上升到最大值364×109pa。 * 4.????温度场 4.1??? 地球内部的温度 火山喷发、温泉以及矿井随深度而增温的现象表明地球内部储存有很大的热能,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但从地面向地下深处,地热增温的现象随着深度的改变是不均匀的。地面以下按温度变化的特征可以划分为三层: * 图2-27 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分布 * 外热层(变温层) 该层地温主要是受太阳光幅射热的影响,其温度随季节、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故也称作变温层。日变化造成的影响深度较小,一般仅1—1.5m,年变化影响较大,其影响的范围可达地下20~30m。 常温层 该层地温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且常年基本保持不变,其深度大约为20—40m。一般情况下在中纬度地区较深,在两极和赤道地区较浅;在内陆地区较深,在滨海地区较浅。 增温层 在常温层以下,地下温度开始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大陆地区常温层以下至约30km深处,大致每往下30m,温度会增加1°大洋底到15km深处,大致每加深15m,地温增高1°; * 为规范计算地下温度变化的规律,将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增高的温度称作地温梯度, 其单位是°C/100m。由于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组成物质不同,地温梯度在各地是有差异的。例如在我国华北平原,当地的地温梯度一般为2--3°C/100m,在靠近大断裂的安徽庐江则为4°C/100m。 在地下更深处,由于受到压力和密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地温的增加逐渐趋于缓慢。通过多种间接方法测算的结果表明,在地表以下100km处的温度约为1300°C;1000km处的温度约为2000°C;2900km处地温约2700°C;地心的温度则高于3200°C,据推测最高可达到4000~5000°C。 * 4.2????? 地球的能量 地球是由内、外两部发动机驱动的,这两部发动机提供了地球的全部能量来源。其中热能是地球最主要的能源。 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每年大约为4.2×1024 焦耳,超过地球上全部煤炭储量完全燃烧后所能够获得的热能的300倍。但在地球吸收的太阳能中,有1/3左右的能量被大气圈和地球表面反射掉,并直接分散到宇宙空间中去,剩下的2/3被地球表层系统吸收,再以各种方式转化为地球演化所需的能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