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治钢 再论悬纸书法艺术(论文)精选.pdfVIP

穆治钢 再论悬纸书法艺术(论文)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穆治钢 再论悬纸书法艺术(论文)精选

穆治钢 再论悬纸书法艺术 题记:1987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 《悬纸书法艺术初探》的论文, 在得到扶余县著名书法家边文源老师和曹泮池老师认可的同时,更让 我欣喜的是,得到了吉林省著名书法家段成桂老师的首肯,虽然也有 几位书法同行对我的论文有不同观点,但我认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通过这些年的理论与实践,今天“再论悬纸书法艺术”,我想系统谈 谈我对悬纸书法的探索历程以及我对悬纸书法艺术的认识,以就教于 书法界各位同仁。 一、拜访董寿平先生,与悬纸书法结缘。   悬纸书法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是都没有形成开宗立派的学说。传 说最早的悬纸书法起源于唐朝崔颢墙体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 地空余黄鹤楼”。诗仙李白在黄鹤楼不敢写诗,可能就源于崔 颢墙体悬空题诗气势地威慑吧。据野史记载,最早之悬书还有另一版 本,传说周宣王曾登到祭祀坛上悬空题诗,虽然这使他受到朝圣者的 谩骂,然而由此周宣王极可能是悬纸书法的开山鼻祖了。 虽然经过漫长的历史,但在当代似乎这门书法绝学杳无踪迹,然 而自从我有幸认识董老师并在他的指导下,才使我对悬纸书法这种独 特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是在1978年,我和父亲登门求教 著名书法家董寿平老师,有幸得到先生的指点和鼓励,临别时,董老 师取出一张宣纸,对我和父亲说:“桌子上太乱,就悬纸给你们写幅 字吧。”我和父亲将纸悬空拉平,只见董老师手执长锋笔,笔酣墨饱, 侧身挥毫,一挥而就,使父亲和我看得目瞪口呆。他写的是“执笔无 定法,唯需一活字。落款是赠治钢同志,董寿平”(作品影印件附后)。 父亲说:“董老师悬纸写字也这么好!”董老师说:“这是逼出来的, 其实艺术对于智者来说是“悟”出来的,对于愚者来说是 “逼”出来 的,我是个愚者。”董老师的谦逊,让我更加敬重他,这是我看到最 早的悬纸书法。 通过回来后一段时间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我认为这门古老的艺 术一定会再度焕发青春,董老师在访问日本回来后曾说:“日本有很 多书法门派,练书法人的比例远远超过中国人,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董老师还说,日本书法分很多门派,悬纸书法应归类于书法表现主义 派。” 我期待着有一天悬纸书法在中国能真正的成为 “书法表现主义 派”,我愿充当开宗立派之人。几年里,我对悬纸书法经过无数次的 尝试,但我却感到在薄如婵娟的宣纸上悬书,只适用于书写中、小字 的行草书,而需要轻重变化或发力的榜书就很难实现了。董老师也承 认,由于宣纸过薄,总体感受没有伏案书写的好,原因就是笔锋的变 化不能随心而欲。我对比董老师悬纸写的字和在案上写的字还是有很 大差别的。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 “锥画沙,印印泥,屋 漏痕。”、孙过庭《书谱》、唐褚遂良 《论书》等等关于书法的用 笔方法技巧用宣纸悬书很难表现出来。尤其笔画交叉重叠之处,宣纸 容易捅破,不捅破也怕捅破,由此影响创作情绪。这种状态,即使开 宗立派,也很难有生命力。真理是用作品说话的,所以必须在董老师 的悬纸书法形式上进一步创新并发扬光大。 二、从事书法教育,创新悬纸书法。 悬纸书法不是枯竭的艺术,唯有创新才能具有强大旺盛的生命 力。很长一段时间,我曾一直试图寻求改革方法,但一直没有成功。 直到1983年,我开始从事书法教育,才找到了悬纸书法生命力的点。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时,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师 教导我,无论教什么,都要注重德育教育。启功老师还说:中国古代 教育是以文科为主,而教育的“教”字,就是 “文”加上个 “孝”字, 没有孝不成“教”。于是我在书法教学中向学生承诺:凡是能记住父 母生日的学生,在父母生日当天,我就亲自到家里现场写一张大“福” 字,此举深受学生欢迎! 有一次,我去一个学生家里写字,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学生家 就一个桌子,既当书桌又当饭桌;既当面板又当菜板,根本没有我写 字的地方。我学习董老师,随即让学生的家人将宣纸悬空抻平,然而 一下笔,宣纸就破了。正尴尬时,学生家长拿出了一张晒图纸,我一 挥而就!我惊喜地发现,用晒图纸悬纸书法,恰恰弥补了董老师在宣 纸书写中的弊端,既可以发力,又不担心纸破,可谓运笔自如。我非 常兴奋,把这张字拿给边文源老师看,边老师说:“流畅有 ,韵味 不足,没有宣纸味道。” 如何写出宣纸的效果呢?我想到了用装裱后的空白画轴悬空书 写!从抻纸、蘸墨、发力、章法等多方面反复试验,获得成功!至此, 我更坚信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灵感也来源于生活。任何一门艺术只有 来源于生活,才有生命力。 经过几年在空白画轴上悬纸书法的探索和实践,我积累了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