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郑建明,桑百川,李文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北京 100873)
摘要:按照外汇储备适度性标准,中国过度持有的外汇储备高达1万多亿美元。过度持有外汇储备面临泡沫经济风险和外汇储备稳定性风险。如何控制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开拓有效使用外汇储备的渠道,就成为中国经济运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各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加以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的管理模式、监控和打击投机资本、弥补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缺口、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和拓宽政策性金融业务等有效使用外汇储备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性,风险,泡沫经济
1 外汇储备适度性的理论综述
外汇储备的适度性溯源于特里芬(Triffin, 1947),他认为外汇储备应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世界银行也认为“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有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World Bank, 1985),而“格林斯潘法则”则要求外汇储备应完全弥补短期外债(Greenspan, 1999)。Feldstein(1999)认为,增加外汇储备,不仅仅降低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事后损失,而且还可在事前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Dooley et al.(2004a, 2004b)认为外汇储备防范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sudden stop)。类似地,Lee(2004)从自我保险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认为可用卖出期权来表示外汇储备的“保险价值”,相当于对短期外债提供了隐性保险。
还有的学者从外汇市场干预“缓冲库存”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外汇储备需求模型(Flood and Marion ,2002),但他们发现,“缓冲库存”模型只能解释各国外汇储备的10%-15%,其余的大部分都无法通过模型得到解释,换言之,存在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行为。
其他学者对外汇储备适度性进行了定量模型分析。Caballero和Panageas(2004)提出了防止短期外债流入突然停止的模型;Aizenman and Lee(2005, 2006)提出了一个基于银行倒闭的三期模型;Jeanne and Ranciere(2006)通过对34个中等收入国家1980-2003的实证分析,认为外汇储备应占一国GDP的10%。
Garton(2004)研究了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认为外汇储备过多会导致财政成本、机会成本和货币政策自主性丧失成本的增加。Rodrik(2006)研究了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损失,他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乃至接近于其GDP的30%和8个月的进口额,但由于外汇储备投资和来源的收益率倒挂,外汇储备的净损失接近于其GDP的1%。黄泽民(2005)则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不稳定性所隐含的金融风险和货币政策低效性。
可见,适度的外汇储备可以规避金融危机,过多的外汇储备可能会导致成本和损失的增加,甚至引发金融脆弱性问题。当外汇储备已经超过适度水平时,要寻找有效途径对其进行分散,缓解由于外汇储备过多给经济带来的压力。
2 中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与过度持有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数据库(COFER)的统计,截至2007年3月底,全球外汇储备达到53008.86亿美元,比1995年年底的13896.76亿美元增长了281.45%。其中,发达国家为14202.3亿美元,比1995年年底的6558.16亿美元增长了116.56%;发展中国国家为38806.57亿美元,比1995年年底的7338.6亿美元猛增428.8%,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IMF, 2007)。受其影响,发达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占全球的比重从1995年底的47.19%下降到26.79%,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从52.81%逐年上升为73.21%,全球外汇储备分布体现出日益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欧洲中央银行的研究显示,以2002年为分水岭,外汇储备的增长呈大幅加速的态势,而且,外汇储备日益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理区域(ECB, 2006)。此外,欧元对美元的逐步替代效应也非常明显(Papaioannou et al., 200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FS)数据库则从更长的历史期间刻画了外汇储备区域和国别集中度的提高。从1957年2月到2007年3月,发达国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71.15%降至32.69%,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从28.85%升至67.31%,亚洲国家(包括日本)所占比重从19.36%升至46.5%。从1980年7月到2007年3月,中国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1.1%升至27.83%,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