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逍遥游》三维目标教案
逍遥游
【教学目标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2、本文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艺术特色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 三课时”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即“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的“无为”主义,也可以叫作“逍遥”主义。???三、朗读课文,正音。?1、?听录音,注意字音与节奏。?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鲲(kūn)??抟(tuán)?坳(ào)??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抢(qiāng) 小知(zhì) ?斥鴳(yàn)?数数(shuò)然?? ???泠(líng)然、?四、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朗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扩,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五、串讲课文,疏通文意
、分析、理解第一段
重点词句1)、逍遥游: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kūn):本义鱼子,小鱼。在此被庄子借用为大鱼之义,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鹏:传说中的大鸟。
5)、怒:通“努”,奋力飞举。
6)、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
7)、海运:指海啸。形容海动风起之时。
8)、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述。
9)、抟(tuán):盘旋上升。
10)、扶摇:旋风。
11)、息:气息,指风。
12)、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3)、尘埃:空中游尘。
14)、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而飘得。
15)、苍苍:深蓝色。
16)、其正色邪 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yé):通“耶”,疑问词。
17)、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18)、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19)、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20)、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21)、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这时……然后才……。
22)、培风:乘风。培,凭。
23)、夭阏: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24)、决起:迅速跃起。
25)、抢:撞到,碰到。
26)、榆枋(yú 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27)、时则:时或。
28)、控:投降。
29)、奚(xī)以:何必,哪里用得着。
30)、为:疑问助词,相当于“呢”。
31)、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32)、反:通“返”,返回,下同。
33)、果然:饱足的样子。
34)、宿:隔夜,头一夜。
35)、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36)、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
(二)、探究分析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请选取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作介绍。???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诵全文
2、自译第二、三自然段
3、完成《学法大视野》A部分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检查第一段课文背诵情况
学会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检查第一自然段背诵 二、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知:小聪明。知,通“智”,下同。
2)、小年:短命。大年:长寿。
3)、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4)、晦朔(huì 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5)、蟪蛄(huì 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6)、春秋:一整年。
7)、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8)、彭祖:传说中寿达八百岁的人物。
9)、乃今:而今,现在。
10)、久:长寿。
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