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三十一)》荀子.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32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④ 教诲。荀子说: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六之”。 ⑤ 经书也有 “坐则视膝”之语。即与人对坐时可视对方膝部,相站一起时可视 对方足部,言对时可留意对方面部表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养成端正平视前 方的良好习惯。当然这里说的平视前方36尺开外距离,乃是约数,不是实指, 与前述在车上位高而 “立视五规”,大意是一样的。不过,在等级社会中, 对他人的注视落点并非那么简单。俯首称臣,为屈服之姿,即断不能直视君 上。孔子出郑国东门,下步,“姑步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 ①,自是另一种不卑不亢的端详式。《曲礼下》称:“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 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 《左传》昭公十一年也说:“视 不过结■之中”,若 “视不登带”,则属不整肃举动。总之视天子不能注视 其面,只能仰视其矩领和腰带之间的胸下,视诸侯要视其面下袷上的肩颈部, 视大夫平视其面,视士则能游目其五步周近。这是因为, “凡视,上于面则 敖 (简慢),下于带则忧(忧愁之态),倾(视点倾斜)则奸”。可见,眼 光是情感、意识、态度的流织,在等次、名份、尊卑等观念的支配背景下, 所视所注的俯仰抑扬点,诚难免不灌进相应内涵。 五、饮食习俗 (一)消费生活观念 食其宜,习其居,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物质崇尚追求密切联系, 毫无疑问,也就自然有其相应的各类消费生活观念和种种的价值运操范畴。 春秋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厚,一些明智的统治者,对于物欲过奢风 气所潜伏的危机有所警觉,有把食用适度与政平人和相提并论。晏子相齐, ① “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卵)、苔菜”,并自持一种饮食消费观:“先 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具体说来,就是 “和如羹 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 ② 以婼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即为政同如饮食口味之求, 总以中和不过度为要。墨子还提出,圣王为政,“食不可不务,用不可不节” ③,饮食之法,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 ① 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但是与这种强调节制的食政意识和消费生 活观念相对立的,却另有一种讲究“五养”的尚奢消费观之标榜。《荀子·礼 论》云: 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芬苾,所以养鼻 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 房檖■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这是战国时的养欲标准,显然比之春秋 ④ 《荀子·大略》。 ⑤ 《仪礼·士相见礼》。 ① 《韩诗外传》卷九第十八章。 ①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②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③ 《墨子·七患》。 ① 《墨子·节用中》。 ② 时上层社会那种 “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更有过之而无所不及,与节 用尚俭也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不过,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从 “五养”而脱颖出 的 “养道”消费观,颇发人深省。《吕氏春秋·孝行》云: 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 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 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这套 节文礼单,纯然是把上述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