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优秀团员发言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直优秀团员发言稿

青春,飞扬在皖山皖水间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魏国辉 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魏国辉,来自安徽省地质调查院,1997年加入共青团,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同年参加工作。作为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18000名职工中的一员,今天能有机会以一名普通的年轻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身份荣幸地站在台上,感到十分激动! 我从事的工作是矿产资源调查,它是地质工作中最辛苦、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江泽民同志说:“地矿职工任务艰巨,工作艰苦,特别是担负勘查工作的野外地质队的工作更为艰苦。从事地质工作没有一定的抱负不行,没有事业心、不热爱这个职业不行”。 我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皖南山区一个钨钼矿详查,工区与山脚下的驻地平均高差在500米左右,山高路陡,荆棘丛生,无路可走。夏天,竹林里的蚊蝇绕着脖子挥之不去,常常遇见竹叶青、祁蛇、五步龙等毒蛇,偶尔看到竹叶青就悬挂在身边的灌木树上;冬天,山下常常太阳高悬,山上浓雾环绕或飘着雪花。为了能节省上下山的路途中所用的时间,我们常租住在山脚下的百姓家里,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偶尔到老乡家里买点蔬菜、鸡蛋、咸肉来改善伙食。山沟里的通讯设施非常欠缺,没有互联网,手机基本上只能当成手表来看时间,偶尔在山顶能收到飘忽不定的信号。 在那里几乎与外界隔绝,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团员青年,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失落、有寂寞,也有迷茫,但当发现新的矿化点,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勘查报告顺利通过专家验收、业主赞赏时,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07年9月,皖南项目结束后我被派到庐江泥河铁矿勘探项目,作为项目副项目负责人。泥河铁矿的勘查,担负着我国东部地区深部找矿突破的重大使命。在泥河矿区,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虽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对于这个大型铁矿的勘查的工作量和项目周期来说,每天需要工作12-15个小时,每年有300余天在生产一线。泥河铁矿会战是上个世纪庐枞铁矿大会战的历史再现。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们每年腊月27放假,而正月初六就已经赶到野外,常常1-2月才能回合肥休息两天。矿区里10余台千米钻机24小时不间断钻进,为了能与钻探施工进度保持一直,我和项目组人员一道风雨无阻,夏天的烈日下顶着草帽,晒伤的皮肤脱了几层,冬日里扫扫岩心上的冰雪,手脚上的冻疮起了一茬又一茬。 目前,庐江泥河深部发现了大型磁铁矿矿床和大型硫铁矿矿床,探明铁资源量1.2亿吨、硫铁矿3000多万吨,潜在经济价值400多亿元。泥河铁矿的发现,对庐枞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找矿示范区,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找矿成果第一位。我作为主要编录员之一,积极参加省直机关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08年一年完成编录千米钻孔13个,完成工作量11809.35m,累计原始编录文字15万余,录入电子文档8万多字。作为编录的一员,泥河铁矿地质勘查编录组被授予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面向这光荣的奖牌,我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作为80后的一名团员青年,我热爱地质工作,满怀着为祖国寻找丰富宝藏的热情和奉献精神,选择了与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伴,与长时期的孤独和寂寞同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地质工作流动性强,点多、线长、面广,这就决定了勘探队员与亲人必然聚少离多,远离城市,这是地质工作者的现实,也是广大地质队员在全身心投入工作后,心中一团抹不去的遗憾。生活在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这个大家庭里,时常被身边的先进人物所感动:高级工程师余有林,爱人腿部骨折,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将孩子交给农村的父母,将爱人接到野外工区,白天,背着爱人上山工作,晚上,一边整理地质资料,一边帮助爱人按摩治疗;他的事迹深深的影响这我。在这个团队里,有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吴明安,有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杜建国博士……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经过这几年的工作与学习,我为选择了这个事业而感到自豪;我以自己的点滴成绩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发展战略提供矿产资源尽一份微薄之力而倍感荣耀。都说地质工作艰苦,是苦,但我苦中有乐,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奥秘无穷,研究和探索地球的起源、演化,并把她所奉献的资源与环境加以开发与保护,这个工作本身就很有意义,而且乐趣无边,我愿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切的感受到,个人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关怀,省地矿局党委确立的地质立局发展战略,为我们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省直团工委开展的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我在团组织这个集体里找到荣誉感、归属感。青春需要奋斗,岗位才能争先,作为安徽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本人将秉承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作风,继续弘扬地质工作特有的“三光荣”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