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顾宏义宋初太祖太宗鉴于唐末以来藩镇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
顾宏义
宋初太祖、太宗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兵变频仍而君主屡遭非命、统治难稳的乱局,大力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即“兴文教、抑武事”,1在社会上形成士子不能以“武事”进身显贵、而只能以“文学”,通过科举考试而入仕为宦,来达到其或“兼济天下”或光宗耀祖的人生目标。在此大背景下,宋初不少武臣子弟也纷纷弃武从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此对宋廷“崇文”政策的贯彻、两宋时期“尚文”之社会风俗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
唐末五代时期的连年战乱,在朝廷上下形成了严重的卑文轻儒风气,其中尤以后汉君王的言论为典型。后汉高祖认为“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宣称:“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而三司使王章“尤不喜文臣”。2然后汉立国仅有四年,即为后周所篡。故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即为改变当时“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一面通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消弱“方镇”势力,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去“佐命”之禁军大将的兵权,3一面又施行“崇文抑武”国策,以扭转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
《宋史·文苑传序》曰:“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4南宋孝宗时宰相史浩也曾指出:“五代惟专用武,朝无儒者,故相尚为威虐,败乱接踵。及太祖皇帝英武开国,独降意屈于儒士夫,二帝三王之道固不寄于长枪大剑之人,必讲于圆冠方屦之士。自战国秦汉,圣人之道不传,而治道益卑,千有余年,然后道术复明,文治熙洽,实我太祖崇儒重道之力。”5但当时战火未熄,政局未稳,故虽然太祖宣称“作相须读书人”,并“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6努力使自己从一介武夫转变为尊儒重文之君,而享有“性好艺文”之誉,7然太祖所关注者主要在于“抑武”方面,故而其又有“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以代方镇,“纵皆贪浊”,其祸“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之语。8至太宗以后,四方割据“次第平定,藩镇拱手以趋约束”,于是“朝廷以一纸下郡国,如身之使臂,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9由此“崇文”建设更得关注。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戊辰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94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九,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422、9430、9431页。
3《长编》卷二,第49—50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文苑传序》,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2997页。
5(宋)胡榘等:《宝庆四明志》卷九《叙人》中,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
6《宋史》卷一《太祖纪一》、卷三《太祖纪三》,第11、50页。
7(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崇政殿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
8《长编》卷一三开宝五年岁末条,第293页。
9《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第12933页。
10《长编》卷二三太平兴国七年十月癸亥条,第528页;(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五五《文苑英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
11(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尚“文儒”的宋太宗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故决意以文教治国,“以文化成天下”。10为倡导社会上“崇文”之风,太宗在任用官吏等方面也采用了相应制度:如“祖宗多为武官等级,责其边功,非有奇功殊勋,无因超越,故文臣正郎、员外郎各止于三转,而武臣正使、副使必各九转”。11又如当时“武臣莫尊”的殿前司、马军司和步军司“三衙”长官遇见文官大臣时,“必执梃趋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1
同时,出于“兴文教,抑武事”之考虑,太宗又通过科举大力选拔士子入仕,并加重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即位之次年,御试进士“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诸科“得二百七人,并赐及第”;又“阅贡籍,得十五举以上进士及诸科一百八十四人,并赐出身”等,“凡五百人”。其“第一、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出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2此后其每科取士人数较太祖朝有着急遽增加。而且太宗还大力擢用这些进士。如太平兴国二年及第进士吕蒙正、张齐贤,入仕仅过六年,即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官拜执政。四年后之端拱元年(988年)吕蒙正拜相,至淳化二年(991年)张齐贤拜相。3自布衣入仕至官拜宰相仅历十年有余,其迁升之速,为宋代所罕见。
此后真宗依然沿用此“崇文抑武”政策。史载真宗初,肯“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4真宗末,枢密使曹利用进秩为右仆射,时有“曹利用先赐进士出身,而后除仆射,乃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DOC
- 卵细胞1个受精作用受精卵发育胚精子.PPT
- 历史文物陈列馆学习单.DOC
- 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QuotaSLO.PPT
- 历史综合黄冈中学.DOC
- 原则7预防方法用以评价不确定因素的工具环境风险评价生命周期评价.PPT
- 原始凭证-安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PPT
- 原告管辖权异议之分析与消解-清华法学-清华大学.PDF
- 厦门海洋与渔业局落实2014年厦门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DOC
- 去年1月达蒙前往奥巴马就职典礼但未能进入典礼现场.PPT
- 场地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小雄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板桥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