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证据规范论-环球法律评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民法证据规范论-环球法律评论

理论前沿 民法证据规范论 王 雷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民法学方法论普遍更多关注通过请求权规范基础分析方法和法 律解释方法对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进行寻找和解释适用,对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如 何形成则关注较少。案件事实的形成环节蕴含了民法学方法论的丰富命题,司法三段论 中具体要件事实的形成离不开民法证据规范的适用。案件事实的形成过程本身就存在一 个司法三段论的适用,证明责任规范贯穿于司法三段论的始终。对案件事实形成过程中 民事证明责任等民法证据规范的发现、归类和解释运用是对传统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有益 扩充,也丰富了民法规范论的类型配置。民法证据规范主要包括民事证明责任一般规范 和民事证明责任法定例外规范,前者需要通过证明责任一般条款独立加以规定,后者则具 体表现为法定化的民事权利推定规范、民事法律事实推定规范和证明责任倒置规范。 关键词: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 证明责任 民事权利规范 民法证据规范 法律要 件分类说 王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讲师。 一 案件事实的形成与民法学方法论体系的完善 (一)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的司法三段论 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以司法三段论的方法裁判案件,即以拟适用的法律规范为大前提, 〔1〕 以所查明的案件事实为小前提,然后通过涵摄的方法得出判决结论。 相应地,民法的 适用就是将抽象的民法规范适用于具体的个案事实中以得出裁判结论的过程。“(法律 适用的方法)首先发展于民法学,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运用于‘宪法’、‘行政法’、‘刑法’ 〔1〕 有学者在司法三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了五步裁判法和要件审判九步法。参见杨立新著:《民事裁判方 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邹碧华著:《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82· 民法证据规范论 〔2〕 之上。” 民法适用的逻辑表现为涵摄,即将特定的案件事实置于民法规范的构成要件之 下,以得出一定的裁判结论的一种操作过程。民法适用以逻辑三段论的涵摄形式表现出 〔3〕 来。典型的三段论形式是: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尽管 确定法律渊源、寻找裁判大前提的方式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会有差异,但在根据大小前 〔4〕 提得出裁判结论的环节,“多数法律问题却还是以三段论方式解决的” 。“确定法律效 果的三段论法”之合法性与真实可靠性不同,其合法性取决于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官应该 依法裁判,司法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其结论之真假则取决于大小前提的正确性。可见, 民法的适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思考过程,发现及准确界定或 〔5〕 者明确法律适用的大小前提,是更为困难的任务。 民法的适用实际上是一个寻找、界 〔6〕 定并最终确定大小前提与形式逻辑的操作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明确了民法适用的总体框架后,就需要逐步讨论民法适用的具体步骤。一个民事判 决书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原告诉称、被告辩称,证明、质证、认证,经审理查明 (认定)事实,法院认为(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判决如下等等。可见,民法的适用过程主要 包括小前提案件事实的形成、大前提法律规范的寻找和裁判结论的得出三个部分。我国 《民事诉讼法》第 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长期以来,民法学方法论普遍更多关注通过请求权规范基础分析方法和法律解释方 〔7〕 法对大前提法律规范进行寻找和解释适用, 对小前提案件事实如何形成则关注较少。 (二)从“未经加工的案件事实”到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