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历年高考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历年高考试题

第二章历年高考试题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1.(01上海)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 2.(01广东)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   AB.西汉  C.D.东晋  3.(04全国二)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4.(04全国二)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5.(04全国三)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6.(04全国)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7.(2006年上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8.(2007 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9.(2007江苏历史)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0.(2007全国文综一)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10.(2007宁夏文综)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1.(04江苏)?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概括这三幅 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 ? 答案(1)春秋、战国、秦朝。(2)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3)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在历史上,以图8所示地区为中心,兴起了强大的国。秦实现全国统一,但二世而亡。(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8分)4)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6分)5)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6分 ) 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 ②口赋 ③调 ④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11.(02苏粤)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6分) 答案:(l分) 2分)文景之治。(2分)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