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病理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颈癌病理ppt课件

子宫颈癌 在全球妇女中发病率占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在发展中国家中占第一位 我国每年新病例约13.15万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流行病学有比较鲜明特点 病因学研究比较早,比较明确 ⒈流行病学特点 ⑴地理分布: 发展中国家>发展国家 (亚洲、南美、非洲)>东北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欧、北美、西亚。 ⒈流行病学特点 ⑴地理分布: 农村城市,山区平原 同该国家或地区民族对性开放程度有关,某些对性持保守态度国家或地区发病率低(如以色列、西班牙、爱尔兰等)。 1.流行病学特点 ⑵年龄: 20岁以前很低,20~50岁逐渐增高,以后增长变缓。 ⑶社会经济地位: 低者>高者 偏僻农村、山区>城市 都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 ⑷时间分布: 过去30年中,世界各地发病率普遍下降,不论高发区或低发区。 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下降 我国一些城市近20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下降。上海、北京的标化发病率在90年代初降至3/10万,退出常见恶性肿瘤行列。其发病率在全国不少地区下降速度最快,主因是50年代以来人群的性卫生显著改善,结婚、生育状况的改变。近年来有些国家40岁以下妇女有所回升,主要是人乳头状病毒感染上升。 ⒉发病因素 ⑴婚育因素 ⑵病毒因素 ①HPV感染(Human papilloma virus) ②疱疹II型病毒感染(HSV-II) (3)其他因素 ⒉发病因素 ⑴婚育因素-------A 以前发现结婚年龄早者发病率高,后来,发现以初次性交年龄进行分析较准确。 初次性交年龄为16岁者,其相对危险性为20岁者的两倍 一个报告初交年龄18岁以下者,患病率比25岁以上者高13.3倍;另一个报告则为25倍。 ⒉发病因素 ⑴婚育因素-------B 宫颈癌与多产密切相关--我国资料 分娩1~3次患病率为 110.38/10万, 4~6次为192.36/10万 7次以上者为377.52/10万 即7次以上者是1~3次者的3倍多 拉丁美洲资料,分娩≥12次者比0~1者,危险性高4倍。 ⑵病毒因素---A ①HPV感染(Human papilloma virus) 近年研究表明:HPV生殖道感染在宫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宫颈癌发病率不同地区,HPV检出率有差异。 如:HPV16型DNA阳性率,在高发区(山西省)为64%,低发区(四川省)为36%,有显著差异。 (2)病毒感染---B ①HPV感染 另有一个资料发现各地HPV阳性率差异明显,且与各地的宫颈癌死亡率水平一致。 如:高发区新疆的阳性率达77.6%(死亡率15.78/10万),而低发区广州为45%(死亡率4.9/10万)。 (2)病毒感染---C HPV有多个亚型,以16、18型与宫颈癌发生关系最密切,而HPV30~35则较少见。腺癌与鳞癌中HPV的类型相似。 (2)病毒感染---D ②疱疹II型病毒感染(HSV-II) 在60~80年代,多个研究指出,HSV-II在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宫颈癌病人HSV-II抗体阳性者达80%以上,而对照组仅14.14%~57.14% 我国多个省市的研究中,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HSV-II。 HSV-II流行区,宫颈癌发病率较高。 (2)病毒感染---E HPV与HSV- II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看来,HSV-II与宫颈癌的关系,似乎不及HPV与宫颈癌的关系那么肯定。也有人认为二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⒉发病因素 (3)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其他因素: 宫颈糜烂 配偶与性行为有关因素(包皮垢、性病、配偶性伴侣数等) 吸烟 避孕方法 遗传因素 病理学: 组织学分类: ⒈鳞状上皮癌 ⒉腺癌 ⒊腺鳞癌 ⒋其他 大体形态 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组织学分类: ⒈鳞状上皮癌:(Squi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约占85~90%,多发于宫颈口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区(移行区或转换区),随着年龄增大渐向内缩,年老妇女癌肿多位于宫颈管内,其发生常与HPV16、18有关。 ⒉腺癌: 约占5-15% 多发生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或宫颈腺体 多发生于年轻妇女(30岁以前) ⒊腺鳞癌: 组织内有明确的腺癌和鳞癌成分。 各占比例可不同。 分化也各有不同。 ⒋其他: 腺棘皮癌(腺癌中混有良性鳞状上皮细胞) 小细胞未分化癌 肉瘤 黑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