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美术选修课:古今现代线描精选
线描 Line Drawing 古代人物画中线的运用技法研究 概念 古代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科目也就是所谓的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 从表现形式上,又可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这两类又是相对而言,在通常情况下把以工整细致的笔墨完成的画叫做工笔人物画;而一般则是把具有潇洒,奔放,淋漓等特征的叫做写意人物画。 从整个古代人物画来看,工笔和写意都是以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区别在于工笔的用线一般要求笔笔工整而较匀称,笔笔具到而严谨;而写意的用线一般则要求笔法奔放而多变化,追求意到而笔不到。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人物画中线的运用,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不依赖色彩,明暗光线等表现手法,而以变化多端的单纯线条来表现描绘对象。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上古时期的陶器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以线构成高度概括的抽象人物图案的纹样。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到了六朝时期,中国人物画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出现大批的人物画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从现存的作品之一《女史箴图》等作品中我们看到在他的人物造型上也开始由稚拙趋于较准确的成熟,线的运用也更富于艺术表现力,他的线也被美称为“春蚕吐丝”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唐初的阎立本,他是一位杰出的早期肖像画家和人物画家。从他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用线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线长垂,有厚重感,比较苍润。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唐代中期最具有代表的作品是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簪花仕女图》。他们在对线的运用上采用的是秀丽而有弹性的铁线描,从而生动的刻画出鲜明的人物特点。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天王送子图》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画圣”之称的吴道子,他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在纸上进行水墨宣染的方法,其代表作《天王送子图》《地狱变相图》等作品,在对线的运用上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即勾线用笔讲究粗细,轻重,虚实,刚柔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兰叶描”可以说把中国人物画在线的运用上又大大的提高了一个次。 所以,这阶段的中国人物画中线的运用是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线条的变化运用也丰富多变,拥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地狱变相图》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九歌图》—李公麟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李公麟的《九歌图》,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宋人《八十七神仙卷》等优秀作品可以看到,人物画无论是在线的造型表现上,还是线描组合的技巧上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五代,最突出的贡献是很多人物画家继承发展了吴道子的水墨风格,从笔墨概括形体结构的简练和生动上,使水墨大写意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 《朝元仙仗图》—武宗元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南宋画家梁楷则在粗放泼辣的用线基础上,开拓了“简笔”“泼墨”人物画的发展,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个阶段人物画中线的特点:柔中带刚,含蓄,有淡雅之气。线的流动带有节奏韵律感。而在写意人物画中线的运用上则带有行草的流畅,劲挺,纵笔挥洒带有强烈的“写”的意味。这时期的线从艺术风格看,不管是节奏韵律,还是笔墨的简练或生动上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艺术境地。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Line Drawing 起源和发展 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审美倾向的变化诸多元素的影响,宋人以后的人物画渐渐转向衰落的境地。元,明,清的绘画,大多以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但也不乏人物画的大家。如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任颐的《群仙祝寿图》等经典之作。除此之外,这段时期的壁画如: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在对线的运用上奔放有力,对人的躯干用线古朴,富有弹性。在对衣纹的用线上大胆夸张, 重新组织。给人一种视觉感动,充分表现了线本身的美。开拓了线的运用的一个新境界。 《群仙祝寿图》—任颐 Line Drawing 到此为止 我们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在这里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古代人物画中线的运用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可以从相应时代的作品中概括出来。每一种成熟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线的运用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完善后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绘画科目之一,我们在对线的探讨和借鉴。不断地在实践中领悟到中国绘画的奥妙。人物画自宋代和宋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