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印谱的印数.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印谱的印数   冶印虽小道,但有可观之乐。津笨拙,不能治印,但喜读印谱,摩挲展对,心旷神怡。哈佛燕京藏明代印谱仅有12部,而清代钤印本够得上善本的或较难得的也只有近40部,其他百余种都是普通的,这个数字较之中国国家图书馆或省市级的大馆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曾将这些印谱大致翻阅了一遍,发现写成书志的大约有50篇上下。我特别注意的倒不是版本,也不是鲜见与否,而是印谱的印数。   遗憾的是,我所见到的钤印本印谱中,有关这种印数的记录特别少。谁都知道,书版印刷,步骤简单,速度较快,而钤印本则是将每一方印都认真地钤于事先专制的纸上,钤时要看准地方,下手稳当,上下左右捺力均匀,不疾不徐,不偏不倚,如若打得略有歪斜,则是一纸废品。所以,同样是手工操作,而钤印则是慢郎中的活,快不得的。而且,篆刻家和收藏家的印谱大都是不售卖的,只是家藏或赠与亲朋友好。正是如此,当时钤印的印谱绝不会多,且经过若干年的兵燹灾害和人为的原因,当时所钤印谱今天也所存无几。   印谱的印数,也一定有人注意到,因为这也属于中国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范畴。大约是我坐井观天,好像写印谱印数的文章不大见到,而讲版本学的专著也不大涉及印谱,更何况印数。基于这种想法,我在工作中也就特别注意钤印本的印数(包括线装古籍的印数)。兹将多年来积得之资料选出部分录于下,或可供有心人作研究之一助也。   《十钟山房印举》不分卷,此为陈介祺藏印。陈介祺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家藏玺印甚富,即世所称十钟山房、万印楼。道成之际,尝成《?斋印集》10部,每部12册,为许瀚、吴式芬、何绍基三人审定。同治十一年(1872年),何昆玉携其吉金斋所藏,又以潘有为看篆楼、叶志诜平安馆烬余各印,约2700余方来归?斋,即主其家。?斋出万印楼旧藏,去其六朝以后者,得7000余方,益以李璋煜爱吾鼎斋、吴式芬双虞壶斋、吴云二百兰亭斋、吴大潋十六金符斋、李佐贤石泉书屋、鲍康臆园藏印,命其次子厚滋与何昆玉编次,师《三十五举》之意,名曰《十钟山房印举初稿》,钤10部,用粤纸,成干同治十一年,时陈介祺60岁。此有罗振玉贞松堂藏本,每页二三印,每册首有“同治壬申海滨病史六十岁作”12字,共50册。此次所钤为10部。   越十年,陈氏得印益多,吴大澄移书请为补钤,乃复自改稿,亦成10部,时在光绪九年(1883年)。纸用吴中六吉棉连,一印一页。此有日人太田孝太郎藏本,191册。太田本版心刻“医斋藏古之一”6字,较贞松堂本所收为多。1921年,涵芬楼以钤印本流传已鲜,即觅取改稿本,影印行世,故涵芬楼石印本与太田本同。光绪钤印本也为10部。   按:《印举》钤印本流传甚多,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除去篱斋印集),有23部之多,有10册、8册、14册、16册乃至192册计23种之别,此当在不同时期所钤,先后不一,有足本不足本之差异。虽著录之版本项均作“清同治十一年陈氏十钟山房刻钤印本”或“清光绪九年陈氏十钟山房刻钤印本”,但钤印数目当大有不同。,   《?斋藏玉印》一卷,光绪十三年(1887年)何昆玉手拓赠吴大澄者。此为1916年神州国光社石印本。何昆玉跋云:“方伯(指潘德畲)暮年,凡有古拓碑版,成多见赠。其亦知昆爱赵印之癖,因以毛诗之数聘归。尔时尚有汉铜孔褒私印一事,以其索价太昂,非百金不可得,至今惜之。壬申秋,寿翁(陈介祺)闻之,致函张酉山中丞,与昆熟商,属携所得古铜印二千七百余事,并十钟山房所藏古铜印共七千余事往潍水,而赵印亦归寿翁秘籍矣。寿翁喜昆所拓之《吉金斋古铜印谱》式,分门别类,可作为印举二十部,每部凡六十本,取元吾子衍《三十五举》之意,欲驾明顾氏《印薮》之上,诚一巨观也。昆于是自备纸本印泥,苦工为其手拓各印年余。惜寿翁数易其稿,未得成谱。其初稿已成谱者,广纸十部,苏纸改稿未成谱者亦十部。”壬申,为同治十一年。所谓“广纸十部,苏纸改稿未成谱者亦十部”,加起来也仅为20部。   《十六金符斋印存》不分卷,吴大澄辑,光绪十四年(1888年)钤印本,皆吴大澄藏印。吴氏所得玺印积年既多,于是储之十六金符斋,编为《十六金符斋印存》行之。此谱共印20部,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吴氏自题书衣云:“蓄印十六年,积累至二千。古玺得至宝,文字秦燔先。汉魏官私印,金玉皆精坚。同钮各从类,年代不细编。印兹_二十部,裒集岂偶然!谁其任此役?穆父(黄)与伯圜(尹)。光绪戊子秋七月吴大澄自题。”戊子,为光绪卜四年。   按:是谱罗振玉贞松堂藏本,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吴大澄赠工懿荣者,每页一印,共26册。每册书面皆有吴氏手记。再按,津昔年笔记载有《十六金符斋印存》稿本事,有云:“题为二十部,实仅十七部,钤印者黄穆父、尹伯圜外,王同愈先生亦与焉。当时各印五部,尚有陶仲平亦印两部。书品宽大,装二十六册,是为最足本。”然此记录,今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