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4课 雨霖铃 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4课 雨霖铃 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4课 雨霖铃 声声慢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

雨霖铃 声声慢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小楼昨夜又东风   B.都门帐饮无绪 C.执手相看泪眼 D.寒蝉凄切 解析:选D 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故国神游 C.多情自古伤离别 D.多情应笑我 解析:选C C项为一般陈述句,A、B、D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A项,应为“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B项,应为“神游故国”;D项,应为“应笑我多情”。 3.下列诗句诵读时的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解析:选A A项,应为:对/长亭/晚。 4.下面诗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选C A、B、D三项与例句都是融情入景,都运用了名词并列成句的列锦手法(全部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意境)。C项是直接抒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要休息)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么)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抵挡) 解析:选A 将息:休息,调养。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           !           ?杨柳岸、晓风残月。 (2)       ,憔悴损,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3)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参考答案:(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2)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3)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7.上片中,词人抓住了哪些典型的景物来渲染萧条、冷落的气氛? 答:  参考答案:词人抓住“潇潇的暮雨”“凄紧的秋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阳”“衰败的红花绿叶”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气氛。 8.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这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①挼,读ruó,“揉搓”之意。 9.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   参考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10.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进行了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