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怀念画家李伯安老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念画家李伯安老师   编者按:李伯安先生生前系河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其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编辑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图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一名人物画家,他在绘画专业的领域也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李伯安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人物长卷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水墨史诗性的作品,其上承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探寻过程中的经典作品。   今年5月2日是李伯安先生逝世12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发表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白立献撰写的《怀念画家李伯安老师》一文,以示纪念。      1998年5月2日上午,令人尊敬的李伯安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屈指算来,距今已经整整十二个年头了。时间流逝掉了很多东西,但对伯安老师的怀念和敬慕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过。作为和他相处十余年的同事,伯安老师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他那高尚的人格和对中国画的精深造诣,为世人所敬仰。在李伯安老师逝世12周年之际,回忆起和李老师在一起的点滴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我到河南美术出版社工作不久,就结识了李伯安老师,他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不善言辞,但对同事却以诚相待,忠厚善良。作为一位当时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人物画家,他没有名人的架子,我们常常在一起谈工作、谈书画、谈生活,因此我们很快就成了忘年之交。一次,我托人办事,想送一幅画,就向他张了口。我想他是著名画家,向他要画一定很难,没想到他得知我的意图后,答应得竟然那么爽快,第二天就把画好的画交到了我的手中,同时他还认真地对我说,如果你自己想要画,就去买本册页,我抽空给你画。他这种豪爽,实在出乎了我的意料,也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买了册页,他就认认真真地给我画了两幅,想不到这竟是李老师送给我的最后的纪念,至今我翻看着他的画作,睹物思人,常常禁不住独自黯然神伤了。李老师不但对我,哪怕是接触不多的人,他从来不会拒绝,我们社里的司机都收藏有他的作品,收发员也有他的作品。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一个医院的牙科大夫闲聊,他说最近有一个病号来看牙,姓李,好像他会画画。当我听完他的描述后,我知道他说的就是李伯安老师,于是就半真半假地说:“他可是个有名的画家,你可以让他给你画一幅留作纪念。”说说而已,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就在李老师去世几年后的一天,我邂逅这位朋友,说起李伯安老师,他还真的收藏有李老师的人物画。   我喜欢书法,每每谈及此事,李老师常常鼓励我。每当看到我的书法作品有点滴进步,或者是参加一些展览获奖,他都和我一起分享快乐。他曾经对我说:等有机会,我给你介绍一位老师,我和书法家王澄私交甚笃,他也许会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可由于李老师实在太忙了,一直没能如愿,这不能不说是我永远的遗憾了。   作为一位编辑,伯安老师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编辑的图书少说也有近百种。那几年,由于单位经济效益较差,为降低成本,连责任编辑得到的样书也只有可怜巴巴的几本,可每当领到样书,李老师总要送我一本,由他责任编辑的大型画册《中国牡丹》当时定价三四百元,已经相当昂贵了,他本人只有两三本,可他还是执意要送给我一本,我实在于心不忍:李老师对我是那样的关心爱护,我拿什么去报答他呢?我又怎能报答得完呢?   就在李老师去世的前两天晚上,我去他家小坐,不善言辞的他那天却谈了许多,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还十分关心本单位的发展,为河南美术出版社走出低谷苦思冥想。他说他正在策划一套《中国花鸟画》丛书,只要能顺利出版,就一定能为美术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说自己身体不太好,没能给美术社做点什么,将来一定会回报的……可是没能等到那一天,他却撒手而去了,离开了他热爱的编辑岗位,离开了他心爱的国画事业。   1998年“五一”劳动节那天下午,也就是李伯安老师去世的前一天,碰巧我们一路去打牛奶,一向不爱表白自己的他却给我讲了许多我未曾听到的事情。他第一次向我诉说了自己的人生经历:1944年出生在河南洛阳,15岁来郑州求学,后又到开封学习,1975年到河南人民出版社,至今已在出版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他还说自己对金钱看得很淡,但对事业和人品看得很重,别人要画可以送,但要买却不卖。他还说最近北京某家出版社新出版了《当代美术家丛书》,他作为河南唯一人物画家入选。他还说自己正在为创作反映黄河文明的百米国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而倾尽全力……在回来的路上,在一个圆形的花坛边,他还特地绕了一圈,似乎在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左右,他晕倒在自己的画室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不能相信这一现实,可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抢救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慢慢地把李老师从楼上抬下来,董立新同志为他高举着输液瓶,王安江同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