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绘画中的“双胞胎”现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绘画中的“双胞胎”现象   在书画鉴定中,一件作品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这往往系作伪者刻意临摹所致,遇到这种情况,判定其中必有一假或全部为假,这在书画鉴定中已是定论。但笔者近日在整理有关书画时发现,在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在内的各大博物馆还收藏着另类的“双胞胎”作品,它们分别是由后代的画家临摹或临仿前代画家作品,所临和被临作品均流传于世,并且临摹或临仿者也均为著名画家。两件“双胞胎”作品也均为真品,甚至还多为精品。笔者近年钩稽此类佳作数例,现分别陆续鉴考之,以就教于书画鉴定与书画收藏界。   丁云鹏和潘恭寿的《玩蒲图》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丁云鹏(1547-1628年)是明代后期的山水、人物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擅长诗歌、绘画,尤以白描人物和佛像见长。他的《玩蒲图》作于1578年,款署“玩蒲图,戊寅清和望后仿王叔明笔写呈汉阳郡侯雪居先生教正,丁云鹏”,钤白文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收藏印有白文“雪居”、“蕉石居”和朱文“曹巢南收藏”和“曾□梦安李氏收藏”。上款“雪居先生”为孙克弘(1533-1611年),亦为画家,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以父荫官汉阳太守,晚年归居华亭,擅诗文、绘画,尤以花鸟见长。画中之“雪居”、“蕉石居”两印均为其收藏印。此画之受赠者与作者均为一时画坛俊彦,实为难得。另一收藏印“曹巢南收藏”中之曹巢南,为曹炳曾,字为章,号巢南,亦为华亭人,擅诗,著有《放言居诗集》,与弟春浦(名??曾,著有《长啸轩诗集》)、从兄麓蒿(名煜曾,著有《道腴堂诗集》)齐名,人比之刘孝绰。“曾□梦安李氏收藏”印则不可考。   此图为纸本,设色,纵152.5厘米、横49厘米。裱边右侧有近代著名书画鉴藏家吴湖帆(1894-1968年)于1941年所书题跋:“此丁南羽画赠孙雪居《玩蒲图》真迹。宝剑力士之披,自非等闲物可比拟,用笔如抽百炼钢,盖自王叔明三昧中出也。按华亭《孙文简公墓志》载,嘉靖四十四年文简薨于位。子雪居袭荫,授应天治中,旋擢汉阳太守。此图作于万历戊寅,时雪居年四十七岁,南羽生于嘉靖辛丑,时年卅八,正工力孟晋时也。右下角蕉石居一印,亦雪居斋名焉。公?仁弟新获重装属题,辛巳夏日倩庵吴湖帆”,钤白文印“倩?V”。此画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从鉴藏印记及吴湖帆题跋可看出,此画乃一件流传有绪之丁氏佳作。该图构图繁密,意境幽深,堪称丁氏山水画之代表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山水画“溪壑深秀,追踪古人”,从该画可以看出,此论诚为确评。   无独有偶的是,时隔212年后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苏镇江籍的画家潘恭寿获观此画,欣然捉笔临仿,亦成《玩蒲图》一帧。此画亦为纸本,设色,尺幅较原画略大,纵176厘米,横53厘米。潘氏先是录丁云鹏署款曰:“玩蒲图。万历戊寅清和望后仿王叔明笔写呈汉阳郡侯雪居先生教正,丁云鹏”(比原题多“万历”二字),然后自署曰“乾隆庚戌七月之望,莲居士恭寿临”,钤白文方印“潘氏慎夫”和“潘恭寿印”。按,潘恭寿(1741-1794年)字慎夫,号莲巢,擅画山水,与书法家王文治交善,有“潘画王题”之谓。此画亦有王文治题曰:“闻道仙人九节蒲,服之年与赤松俱。我今不顾颜还少,海内多知雪鬓须。丁南羽以写佛像擅名,乃其写山水竞夺黄鹤之真,贤者之不可测如此。莲巢临之,亦复说变百出,庚戌九月□日观于知止山房,文治”,钤朱文印“王氏禹卿”和“梦楼”。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书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并称“翁刘梁王”,兼擅诗文,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此画现藏安徽省博物馆。从此画所示之风格看,与潘恭寿传世的其他山水画风格一致,乃其山水画风之代表作。清人钱泳所著之《履园画学》称潘氏所画之佛像绝似丁云鹏,从此画亦可看出,潘氏之山水画亦绝似丁氏。   两画之发现,乃书画鉴定方面颇具实证意义之事。潘画乃对临丁画,风格却各有不同。构图方面,丁画充实,远山层峦叠嶂,潘画空旷,留白处亦较多;笔墨方面,丁画练达苍劲,潘画简洁明净;赋色处,丁画厚重,潘画淡雅;意境方面,丁画淳厚古朴,潘画清新自然;在人物、房屋、树木、水流、岩石等细部之刻画方面,丁画细腻,用笔沉稳,潘画粗率,用笔随意。两画风格各有不同,又多有相似之处。丁画其实也是仿王蒙之笔所画,可惜现已无法寻王画踪迹,但在其画中,已然自家风貌,难觅王家风貌;潘画乃依丁画所临,虽乃重复其构图,但笔墨、意境已去丁氏甚远,画风所示之时代亦与丁氏相去甚远。丁画乃潘画之母本,潘画却并未完全重复丁画(客观上也无法机械重复),在其笔下仍然是自家样。故书画鉴定一道,当审其各家画风及所示之时代风格,而非徒以构图、笔墨或署款等定乾坤。潘画临写丁画,因自署其名而不为欺世之举,倘若去其名而留丁款,鉴者不为假相所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