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砂湾.银砂湾
关於自然、关於风光、关於风情、关於历史,在以往的鄱阳湖宣传中,我们已做过不少报道。从今年开始,本报编辑部将以【裂变】为切口,推出新一轮鄱阳湖系列。
我们之所以用【裂变】,是因为鄱阳湖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一个变革或文明交融的立体过程,这场变化实际是整个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鄱阳湖的沧桑变动,而是带来了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情感方式的诸多变化。
从本期起,我们将向读者展示发生在鄱阳湖边一个个裂变故事。
这是一个口子――一个江和湖的口子――一个中国最大的长江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交汇的口子。长天下的鄱阳湖口,水分两色,清浊分明。
沿着江湖岸线往东走,不到二十分钟的车,有个牛脚湖。
公元1363年,这一带曾经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地方。争战结束,留下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朱元璋得胜之后,天边现出一排马的影子,从此人们称这为“马影”。
公元1982年,这里出了一个名人,一个用“乡情三部曲”敲开中国电影大门的电影剧作家王一民。那年,他带着电影《乡音》出席西安举行的金鸡奖颁奖大会,胡炳榴导演说他是珠影的,而王一民竟脱口而出:“我是马影的!”
公元2006年8月18日,就在“马影”这片沿江土地上,被人讥为只能“糊口”的鄱阳湖口人,终於集结起千军万马,打响了一场以彻底改变鄱阳湖贫困面貌为主旨的“金砂湾#8226;银砂湾”的战斗。
现实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这场战斗这次裂变是怎样发生的呢?
在前鄱阳湖时代,湖口无疑是鄱阳湖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那时,凭着鄱阳湖口这个“口子”的战略地位,这里是“江湖锁钥”,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持续80多天的交战;还有太平军与清军的剧烈鏖战;还有江西都督李烈钧武力讨伐袁世凯的“湖口起义”等等。这里战船林立,这里烽烟四起,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
战争结束后,这里又凭着长江和鄱阳湖的舟楫之便,是中国南北运输的大通道。那时,从湖口到吴城的水路,都是满满当当的木排、竹排和船。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正是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更有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把鄱阳湖口渲染得淋漓尽致,让石钟山这块弹丸之地从古至今誉满天下。
但是,很长一段时期,这片水域和这个地方很平常,很安静。
终於在上个世纪的1976年6月3日,爆出“江西湖口发现大蟒蛇”的惊人消息,平静又被打破了!上海西郊公园立即派出捕蛇队赶到湖口,新华社记者也闻讯赶赴现场。据捕蛇队分析,此地可能藏有一种“长眠动物”,一旦遇到地壳震动、高水位的压力、或气候不正常,便会醒过来上岸活动。而这一年天象极为异常,唐山地震,吉林陨雨,龙蛇出洞……
又过了22年,这里遭遇百年未遇,98大洪水。离这不远的江洲和九江长江城防堤决堤震惊中外。作为江湖汇流的湖口,既被江水所顶托,又为湖水所进逼,“鄱阳湖湖口水位”几乎成为中央电视台联播节目中高频率播出的对象,这样的“亮相”何等苦涩!一时,襟江带湖的湖口县城成了水乡泽国,湖口县委会、湖口县人民政府的招牌淹到只剩下“湖口”二字。人们只好搭跳板、坐小划子上班。
洪水退后,县城依旧,被水浸泡的街道留下一片狼藉。
在这个县城的出口处,有个叫“大岭”的地方。那时出了大岭就是灰蓬蓬一片,是乡下;拐进大岭便进了县城。每天从景德镇过来的班车,鸣着响笛,爬上大岭,开进县城汽车站。一批又一批的旅客下车后,还得背着鼓鼓囊囊的行装,抄近路,爬成德岭,去赶班船。班船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九江。从马影、流泗、凰村等乡下搭车来的老百姓,大都是出外做木工、泥工的湖口人。轮渡一班一班地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往渡口的路上,卖毛花鱼的、卖盐茶蛋的,在凄厉的北风中,吆喝来,吆喝去,依然叫不出几个价钱,但通往这里的汽车非过渡不可。遇到刮风下雪,渡口封渡,还得找个旅店住下,渡口经济曾经是这个县财政很大的一笔。
98抗洪后,这个年年被淹从不设防的县城,开始反思起来:能不能在沿湖一带建造一条防洪堤,以阻止洪涝灾害频繁袭击。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设计到跨世纪之初建成,湖口县终於告别水患,有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双钟大堤”,成为鄱阳湖口一道亮丽的风景。
接下来,2008年11月18日,九景高速的建成,又为湖口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告别轮渡,结束行将消失的河流文明;开通九景,连接水与火的世界。一夜之间,南昌、九江、景德镇这个江西发展的“金三角”,终於挺起了有力的臂膀。汽车通过湖口大桥,后来改为鄱阳湖大桥,这里的天更高地更阔,石钟山在这高远的视野下,反倒显得小了。长长的雁列山隧道像一只硕大无比的变焦镜头,把湖口拉近推远,完全置身在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空间。随着鄱阳湖大桥的建成,湖口县城的城市结构和框架都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