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无家的思考
人生天地,谁能无家?无家不就只能流浪吗?如果精神无家又是什么情形呢?精神无家,精神流浪,不觉察也便罢,觉醒了,丢失了,看着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流浪的行踪便虚无起来。1996年我就感悟到精神无家的无奈,开始构思创作《精神无家》雕塑系列,到现在我也还在寻找……
精神无家的现象
经过多年的冲突、选择和磨合,雕塑在与建筑、自然、环境等共同构筑文化景观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除部分批量生产及粗制滥造者被淘汰出局外,经20多年的历练,并在大众文化占据强势的现状前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而在雕塑创作的“多元”与“繁荣”形势下,却有另外诸种现象:
一是政治波普现象。政治波普大多数是以幽默的方式去解构对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对象和政治事件,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主流精神的流失。如展示毛泽东的面孔、天安门的形象、中山装、绿军装和众多的黄种人面孔。或对那个时代至高无上的文本、符号进行挪用或篡改,重新构建一个不同的“官方语境”。我们的父辈们崇拜领袖,崇拜革命先驱,信仰真诚至今。而我们,幼时的偶像如雷锋、焦裕禄,已经在当代拜金主义的大潮中模糊远去。而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年轻艺术家,对领袖和革命先驱也没有了虚伪的热情。毛泽东走了,我们的心里空了。我们变得浮躁,急功近利。每个人心里都是信仰饥渴而焦灼,却茫然不知所求,是信仰多元化?还是主流精神的缺失?
二是泼皮玩世现象。利用调侃、讽刺或称幽默的强调与夸张,虽然刺激了观众的眼球,突显了作品的视觉张力。但在雕塑圈子内,却形成了玩世现实主义的跟风,调侃、逗趣低俗、平庸、空洞、夸大,以近似商业广告的简单和通俗的形象,光头脑袋,双眼眯缝,肿胀的眼球,神情呆滞,咧嘴傻笑,打着哈欠,反复表现摆出各种怪异可笑动作和嬉皮笑脸表情的人物,通过略带自嘲性的幽默,夸张当代中国人一种肤浅、空虚、无聊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泼皮玩世形式的雕塑出现,并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时尚。艺术家竞相展示因压抑而变形、扭曲的脸谱形象,寓意着对高尚的拒斥、对责任的躲避,对命运的不承担。
三是商业气息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金钱导向,利益法则代替艺术法则,基本成为艺术活动的准则。原有的艺术创作从此与金钱挂上钩,将艺术从精神产品转化为变卖金钱的商品。其操作方式基本与商业操作相同,大投入、大产出、高利润。从此,艺术话语权掌控在一群发福的社会新贵手里,他们既要惊世骇俗,又要金钱进兜;名曰前卫,当代实际早已失去先锋性和批判性。在社会体制和金钱名利的双重作用下,大部分当代雕塑艺术开始失去上世纪80年代那种强烈的现实参与精神,中国不再以理想主义批判为本位,政治题材的选择常常不是出于社会批判意识,而是出于一种商业需求。如何迎合外国人和中国的新贵财团,获得订单成为艺术家的追求。现在艺术家的钞票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当花大价钱开的展览和“研讨会”换回了更大价钱的出售后,自己的心在一阵狂喜后还是变得空闹闹的,自己就是四处游荡的幽灵,无家可归,寻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
四是艳俗和色欲现象。后现代雕塑艺术张扬本能,将欲望外化并投射到肉体上,成为许多后现代作品的创作思路。这是艺术家们无时不刻不感受到精神无所归属的迷惘,压抑者寻找倾诉的对象,所以表现老夫少妻,人兽不分,尽情宣泄不具普遍性的个别,无所顾忌的进行艳俗和色欲的表现。
雕塑作品是展示艺术家思想和性灵、情感和体悟的载体,是一个内在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也应该是生命呈现的根本维度之一。但这类游戏性的“艺术”里没有任何的技艺与生命精神的参与,艺术到底为何物?
寻找精神家园
艺术精神是什么?我想首先应该是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徐复观认为:“文学、艺术,乃成立于作者的主观(心灵或精神)与题材的客观(事物)互相关涉之上。”艺术作品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把主观投射到某一客观的事物上面去,借某一客观事物,形象表现出来,形成晶莹朗澈的内在世界,这就是艺术的精神境界。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这样定义艺术精神:“艺术是由人创作并为了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的使命感使人觉悟到“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艺术精神引导人从自在的状态进入自为状态的艺术升华之途。可以说,艺术的精神价值在于,使人获得真正的精神解放和心灵提升,这一过程将持续人类生存之始终。
艺术精神构成不是平面的,而是有其文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大体说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文本精神”,注重将语言和存在相联系;第二层是“个体精神”,强调艺术活动的主体需要丰富的情感和超越的精神;第三层是“文化精神”,主要是美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第四层是“天地精神”,空间的廓大使人领悟自己的有限性,在与天地人神往来中,将小我一己的悲欢同人类的价值存在沟通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