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高安元代瓷器窖藏
高安是陶瓷界耳熟能详的地名。1980年11月29日,江西第二电机厂基建工地挖出的元代瓷器窖藏,使高安博物馆成为收藏元青花瓷数量居世界第三的博物馆,仅次于土耳其和伊朗所藏。高安元瓷窖藏不仅给中国给高安都留下了一笔价值连城的元瓷大珍,而且成为研究元瓷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2007年11月10~11日,高安成功举办了元代窖藏青花、釉里红瓷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高安市委书记郭安致开幕辞,叶佩兰、叶文程、余家栋等专家学者和收藏家共90余人进行了研讨与交流,高安邻近地县多家博物馆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元青花、釉里红及复仿制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本刊记者应邀出席研讨并观摩了窖藏实物。
窖藏出土元瓷特点及窑口归属
到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元瓷予以探讨。高安博物馆馆长刘金成系统介绍了高安窖藏瓷器出土、研究情况和元、明、清及民国部分仿品特征分析,北京艺术博物馆特约研究员石雨提出:瓷器鉴定包括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目前由于制作工艺仿制日益到位,故艺术风格仍是辨识真伪品的重要切入点;叶佩兰女士认为元青花瓷鉴定应重视工艺与神韵,时代风格是最难仿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曹建文介绍了在以往发现的湖田窑址之外,景德镇老城近年基建新发现多处元青花窑址和元瓷的发现地点,产品比湖田窑址更为丰富,南到小港嘴,两到昌江河边的前进街,东到艺术瓷厂、印刷厂,新发现的元青花窑址和瓷器出土点包括小港嘴、落马桥、电瓷厂至刘家弄、戴家弄、十八桥、风景路、四图里、太白园等地,落马桥红光瓷厂出土残件中有薄胎元青花盘、玉壶春瓶,还出土元青花三足花卉炉和龙纹梨形壶,落马桥机米厂工地近年曾出土大量元青花盘、菱花口莲池图大盘和蓝地白花盘残件,与土耳其现存大盘风格近似。这些景德镇老城新发现的出土残器和很多海内外馆藏元青花名品都可对应上,使西亚馆藏元青花是否为景德镇之外的其他省份窑场烧造的质疑被排除。
在打开博物馆地下库房重重铁门之后,高安元瓷露出真容。馆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取了数件元青花瓷器供与会代表近距离观摩。与这些元瓷大珍“零距离”接触成为民间收藏、研究者梦寐以求的学习良机。高安元青花大罐和梅瓶瓷釉非常滋润,大罐底心有内凹现象,底足后接的痕迹很明显,有的底足粘接处还有微裂,梅瓶口内的接胎处棱角明显刮手,接胎部位并不光滑平整,有刺手感;高安元青花大器的釉子非常莹润,个别器物表面有个别凹坑和凸起点,俗称“釉泡”,釉面光亮如新,从上至下轻抚梅瓶瓶身,横向接胎部位的手感很明显。
高安元青花也可初步按器形大小分为两类。梅瓶、荷叶盖罐等大器钴料发色浓郁蓝艳,高足杯等小件瓷器发色比较灰暗,以往学者将它们分别归为西亚进口色料型和国产钴料型。景德镇考古新获取的元代柱形火照带有青花“头料”字样。另外,理化检测也发现过去目测认为的国产钴料类型元青花其实很多都是进口料。出现呈色偏差主要与材料质量、研磨精细程度和烧造窑位、窑温等有关。所以归类时除目测外,还应通过科学测试细加判别。
在元青花的盛名之下,普通爱好者对该窖藏出土的其他瓷器比较陌生,其实这批出土的239件元瓷分属4个大的窑口:景德镇窑产品包括了19件元青花、4件釉里红及青白釉、卵白釉瓷,数量共67件。本刊曾两次刊登高安窖藏文稿,熊振东《高安博物馆藏元青花瓷与元青花瓷鉴定》(2006年5期)对窖藏元青花作了全研讨会会场面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出土元釉里红发色鲜艳,非常名贵,从全国各地出土情况可知这4件元釉里红当时也属罕见之物,尤其是堆塑螭虎纹高足转杯目前仍属面世孤品,杯身与高足由“公母榫”连接,可自由转动,被视为元釉里红的代表作品。出土的贴金龙纹玉壶春瓶(有研究者认为属戗金工艺)为罕见品,瓶身并不出奇,但却用贴金装饰一条行龙纹,可惜出土时金箔有较大脱落,但仍不难想象当年富丽灿烂的风采。龙泉窑青瓷数量最多,达168件。据介绍出土时在元青花大罐上成摞倒扣龙泉窑大盘。龙泉瓷器包括剔刻条纹荷叶盖罐、盘、碗、蔗段洗、碟等,小碟的装饰很丰富,有素釉、刻花、印花等品种;青釉折沿大盘分别贴塑龙纹、双鱼纹和刻印花纹,贴塑龙纹折沿大盘就有6件,造型规整且器形较大,釉色晶莹青翠,属元代龙泉窑青瓷中罕见精品,有的龙泉大盘基本看不出有使用过的痕迹;3件钧窑大碗胎呈土黄色,元钧特征明显。同时出土的还有元代孔雀蓝釉梅瓶1件,高36厘米,胎质较粗松,烧造温度低,为北方磁州窑系产品。
元青花仿制情况
研讨会还安排技术人员介绍X光荧光能谱仪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并请景德镇陶瓷界工艺美术师熊壁如先生介绍近年高仿瓷器的烧造、作旧和销售手法。据陶艺师介绍,他仿制的上海博物馆元青花牡丹纹大罐等产品曾被转卖至数百万元,仿制的高安瓷器也曾被转卖到伦敦市场。元青花仿制界也在极力攻克高仿元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