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游戏,渐行渐远
抖空竹、叠罗汉、滚铁环、放风筝、捏泥人、滑冰爬犁、翻花绳、老鹰抓小鸡、斗蟋蟀、抽陀螺、跳房子、抓骨拐、扔沙包、踢毽子、拍洋画、打弹珠、跳皮筋、打水漂……无数经典的老游戏伴随着人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中国百姓接受简单的生活、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将坚韧、乐观、苦中作乐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将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变成了自己的玩具:春天牵着自制的风筝在田野上奔跑、夏天在家门前的小河里嬉戏、秋天一片片金黄的落叶成了孩子们手中比试的“武器”、冬天结了冰的河面又成了他们天然的游乐园。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中强健了体魄,拥有了友情。 如今的孩子拥有了越来越多高科技的玩具,可他们从中得到的快乐却越来越少。居住环境的封闭和课业的负担也使得孩子不得不选择留在家中独自玩耍。当父母为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和“小胖墩”们日渐孤僻的性格而忧心忡忡的时候,那些已经渐渐远去的老游戏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1.
1963年春节,在北京中山公园一张简易乒乓球台上,两个孩子在练球。
2.
1948年春节,上海儿童在街头抖空竹。 空竹是一种中国传统玩具,用一根两端有把手的绳抖动一个底面圆形、侧面双凹的木质物体转动或抛起。
3.
1962年1月,吉林省延吉市的孩子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小冰爬犁”来到冰场上滑冰。 爬犁又叫“扒犁”、“扒杆”,民间称冰雪上的车子。
4.
1965年5月,浙江省金华县汤溪公社溪东大队的儿童团员们在做军事游戏。
5.
1964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河卡乡的小学生们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6.
1962年5月,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幼儿园的孩子在做翻花绳游戏。 翻花绳,又叫“解股”“翻绳”、“编花绳”等,分单人和双人两种。
7.
1949年4月,上海儿童挤在一个小人书摊前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小人书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一些以古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题材的小人书深受读者欢迎。
8.
1988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胜利堂前几个孩子在斗蟋蟀。
9.
1990年4月,青海省海南地区青海省海南地区发生6.9级强烈地震。 图为灾区儿童在余震不断时玩起跳房子游戏。
10.
1990年1月,黑龙江省的孩子们在打冰尜。 冰尜,亦称“冰陀螺”,流行于北方地区。
11.
1959年12月,兰州一只船小学的孩子们在课后进行跳皮筋比赛。
12.
1964年12月,北京中古友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练顶杆。 顶杠游戏中比赛双方站在中线两端,将杠子两头分别顶在各自的肩部,双手握住杠端,谁先顶过中线,谁就为胜者。
13.
1958年11月,广州市郊区三元里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泥工。
14.
1956年12月,河北省高阳县邢果庄村的小学生们在空地上跳绳。
15.
1957年冬,沈阳市第一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滚铁环。 滚铁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全国各地。孩子们手捏铁棍或铁丝,推着一个黑铁环向前跑,发出悦耳的声音。
16.
1955年6月,在北京市“少年之家”新建的体育场上小朋友们进行“骑马”赛跑。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读电影《唐山大地震》.doc
- 解读法斯宾德的女性电影.doc
- 解读电影《澳大利亚》中“被偷走的一代”.doc
- 解读电影《时时刻刻》的深层结构.doc
- 解读韩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doc
- 解读韩剧中的室内设计.doc
- 解读民间收藏的衡阳窑带铭器具.doc
- 解读明清、民国时期税收之“帖”.doc
- 解读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仿拟.doc
- 解读女性宫廷剧的大众文化意义.doc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有答案.docx
-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认识图形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选答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有一套).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word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模拟题).docx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测试卷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