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上的“弄孔子戏”.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弄孔子戏”   有句老话叫“台官不如伶官”,意思是讲古代的优人、戏子也就是伶官,他们常常能以演“优谏戏”等独特的方式,参与政治,讽喻朝政,为民请命。他们往往要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装腔作势的庙堂之器――“台官”们要强出许多。优伶戏子的节义、智谏、壮烈事,在历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比如有名的剖腹明心,劝谏武后的安金藏;在安禄山面前掷乐器于地,宁愿被肢解不向叛贼低头的雷海青;为民之艰苦谏言,甘冒“诽谤国政”罪名而献身的成辅端等等。他们的行为真能让以儒家为代表的,那些常叫嚣“诛优”的庙台之官为之汗颜。   低贱的伶官戏子常被儒生说成是逸乐,淫乱,亡国的诱因,被他们斥骂、请诛。倒是欧阳修有见识,他主撰《五代史》,首编《伶官传》。中学课本中收有他那篇著名的《五代伶官传序》,有句话是课本要求学生背诵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无疑是讲了一句公道话。面对儒生的鄙视与加害,伶人们自古以来就并不示弱,他们一直创作、流传着讽刺嘲弄孔门圣贤、门人、高文典籍的戏剧,一有机会就拿出来演。我们把优伶与孔门之“宿仇”的缘起,以及这一对冤家相讥相搏绵延千年的事例,连缀起来看看是很有些意思的。这“宿仇”自然开始结于孔子,请看《谷梁传?定公十年》:      夏,公会齐侯于颊谷……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此事的讲述,与《谷梁传》差不多,主要是孔子讲的话有所不同――“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但不管孔子那话是如何讲的,孔子的意思却是大同小异,都是没有什么理由的。道理很简单,即使鲁国君主受到优倡的“笑”或“荧惑”,齐国人犯法自是无须鲁国丞相来定罪的。更何况这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不敬,也看不出有别的罪过。怎么就能去害得人家“首足异门而出”呢?纵是倡优轻慢失礼,按儒家套路,君受辱,臣当死。也用不着去制造“莫须有”的罪名,用外交要挟来杀害无辜艺人,以此营树自己忠臣能吏之情状,就好像这一切就消解了君之受辱的“古之大事”。而且这种杀人行为与孔子倡导的“仁”与“爱人”的语录标榜是南辕北辙的。此事无疑是他被后世多有诟病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也自然激起了后世“优孟衣冠”者对他的不满。有文字记载的发泄从唐文宗时(827-839)始,当时宫中便出现“弄孔子”的杂戏:      太和六年二月已丑,寒食节,上宴群臣于麟德殿,是日,杂戏人“弄孔子”,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黩?”亟命驱出。   《旧唐书?文宗本纪》   虽然这次杂戏没有演成,但可见伶人已于此前就已精心编构好了这出剧了,甚或在别的场合之中就有成熟演出也未可知。至于早前多少年就有这种“弄孔子”的戏,我们不能说没有,只是目前没有文字记载和别的文物佐证,还有待今后的考察论证。   到了宋朝,“弄孔子”的戏又开了锣。宋人黄监《杨文公谈苑》中讲到,在至道二年(996年)重阳这一天,太子与诸王宴琼林苑,教坊以夫子为戏。太子宾客李至言,用上面讲到的唐文宗面对同样的事例的表态来谏请停止演出,且添油加醋地说,当时文宗“遽令止之,笞优人”。于是此种戏又一次在宫廷里遭禁止演出。   据曹燕柳著《中国古代话剧》中说,宋神宗末年,有一出加进了王安石的“弄孔子”戏。优人让孔子坐在中间,颜回、孟子、王安石等坐在旁边。剧中孔子及其弟子屈于王安石的权势而唯唯诺诺,可见伶人们对他们这些“圣贤”是在极尽讽刺、挪揄之能事。而且那时候就搞出古今人会于一堂,类似“关公战秦琼”的戏来,表明他们的编导意识可以说已经非常“现代派”了。   更有甚者,还有在孔子后代面前搬演“弄孔子”戏的事情出现。《宋史?孔道辅传》讲孔道辅这个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他奉命出使契丹时,“契丹宴使者,优人以文宣王为戏”。把“戏孔子”用于外交场合以辱孔氏后人,这也许应算是孔子当年外交场合逼杀伶人的“报应”吧。不单是契丹人这样搞,孔道辅的儿子孔宗翰,在自己的朝廷里也要面对这样的侮辱。他曾为皇帝首肯演出的“弄孔子”戏而据“理”力争。宋人王阚之的《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了元?v(1080-1093)年间的这个事情。   宋人洪迈《夷坚志》中讲到南宋绍兴年间一出“弄孔子”戏,连具体台词都有。如其中有孟子对孔子发火的话“三千之徒皆不如我”;有旁人对短命的颜回的嘲弄语言,“使汝在世,非短命而死也,须做出一场害人事”。这样丑化儒门圣徒在当时也真是够大胆的了。优人的“流侮圣言”,“以六经前贤为戏”贯穿于整个宋代。南戏《荆钗记》的主角王十朋在其《梅溪集》之前集六中,对此现象有诗题感慨,这也可见当时在民间此类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      剡之市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所不忍观,因书一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