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认识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认识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 2、采用案例材料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以及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人类面临自然地理环境的状况,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基本原则 2、难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探究法,设置悬念,启发思考;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学法:自主预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工具 导学案、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至3分钟) 以人类诞生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图片为导入。 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2、运用导学案自习,学生展示自主预习的成果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自主预习的成果) 三、学生探究合作学习 人与老虎的故事,分析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的变化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与老虎”的故事 故事1:人恐惧老虎 阅读课本P88,找出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 (1)生产力水平: (2) 环境问题: (3) 人地关系 : 故事2:古代武松打老虎被称为英雄 阅读教材内容,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 (1)生产力水平: (2) 环境问题: (3) 人地关系 : 故事3:人类贩卖虎皮 阅读教材P89-90内容,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 (1)生产力水平: (2) 环境问题: (3) 人地关系 : 小组讨论:观察中古代货运和客运方式,结合现代生活货运和客运方式,两者对环境有何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一个贫困山区的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办法:决定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把黑山羊养大后再卖掉。刚开始时,每家只养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了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材料二: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但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引进美国红提子在山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探究活动: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哪一种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为什么? 思考:读这部分教材,可持续发展是由什么机构提出来的? 定义是什么? 判断一: 有人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严格限制经济发展,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这句话正确吗? 判断二: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1)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2)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让地球充满生机 活动:【角色扮演】我们如何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小组A:政府官员 小组C:农民 小组B:企业家 小组D:普通市民(消费者) 故事ending:人与老虎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适应自然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合练习】 1.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是( ) A.公平性 B.共同性 C.持续性 D.差异性 2.关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说法错误 的是( ) A.史前文明---征服自然 B.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C.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D.信息社会---人地协调 3.“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罡以成鱼鳖之长”。这一思想反映了(  ) A. 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C. 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   D.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4、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