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论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doc

小学语文论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推 想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推想,就是推测、猜想。推想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由此可见,推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所读文章进行推测、猜想,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推想于揭示课题处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它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初学一篇课文,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入手推想,估计文章内容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文章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这样制造一些悬念,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种“阅读期待”,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比较,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我在揭示课题时作了这样的引导:“从课题来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课文题目推想一下。”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课题的关键词是“烽火”,可能应主要围绕“烽火”来写,战斗是不是很激烈;有的说:课文可能要写卢沟桥的位置、样子及它在此次战斗中的重要性;有的说:课文可能还要具体写中国军队是怎样与日本鬼子进行斗争的:有的说:课文可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观看视听资料,验证自己的推测,思考提出的问题。这样做,学生不仅读书有目的,而且在将推想与课文对比、验证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作文审题及构思的能力。 二、推想于疑难词句处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和句。引导学生根据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捕捉上下文词句提供的信息,然后进行推想,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好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领会文章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的“疲惫“一词时,我作了如下指导: 师:“疲惫”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先想一想,然后把前后文读一读,推想它的意思。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节,一边读一边想。 ( 全体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想请一名同学来读。 生(读):“由于长时间在荒芜人烟的草地里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 (师插话:注意“长时间”和“忍饥挨饿”这两个词语) “这时,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去。” (师插话:注意“掉队”和“慢慢地朝前走去”这两个词语) 师:“疲惫”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家肯定看出来了。 生:“疲惫”就是很累的意思。 生:“疲惫”就是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因为行军路线长,路又难走,又没有吃的。 师:说得对!这就是“疲惫”的意思。 理解疑难词句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基本的途径还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思等方式从课文的词句中捕捉有关言语信息,然后进行推测、想象,最后领悟词句意思。显然,这不仅仅是学生习得的一个词的词义,而是一种读书方法。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过程,也就是在推测、验证、感悟词义的过程,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的过程。 三、推想于空白、跳跃处 文章由于行文的需要,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跳跃之处进行适当的填补,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 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人物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一空白,设计了如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一个形象,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我’会是怎样的形象?”经过学生短暂的思索,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想“我”的形象。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一件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有的说:“我”的身体一定不很好,来一阵风说不定就会被吹倒,因为“我”整天呆在高墙深院中,连门都不出;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所以脸又白又嫩,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众生大笑) 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以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创新思维及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四、推想于情节发展处 有些情节性较强的文章,读罢以后,读者往往感到意犹未尽,这时,正是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节发展趋向,展开适当推想,彰显阅读个性的大好时机。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课文学完了,我问学生:“大战结束后,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取胜的原因?同样,曹操肯定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请同学们根据周瑜、黄盖、曹操的人物个性及当时的时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