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书院教育
本讲的主要内容 前言 一、书院的发展轨迹 二、书院的办学特色 三、书院的历史作用 四、书院如何走向现代 结语 一、书院的发展轨迹 (一)唐代:书院开始出现 时间:唐朝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 地点:中央——丽正、集贤书院 地方——湖南光山书院 “院者,取名于周垣也。”——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 (二)宋代:书院名扬天下 宋代是我国书院发展最富有朝气的时代: 一是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千年学府”,书院之名天下闻名; 二是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顶尖级学者如朱熹、张栻、陆九渊、吕祖谦等有丰富的书院活动; 三是规范书院教学和讲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确立。 白鹿洞书院 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学规》、 《白鹿洞书院教条》),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书院学规,在南宋后期已颁示各地官方学校和书院组织,并走向世界各地。 如在日本,历史上有许多注释《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著作,约有70种之多。 据日本学者平坂谦二回忆,他在读中学的五年期间,“每天齐颂《白鹿洞书院学规》”。 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福冈县井原市兴让馆高等学校的负责人曾说:“本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信念,是中国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并宣称:“心中的故里在庐山,白鹿洞精神是本校教育的渊源。” 朱子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返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这是讲:学什么——“五教之目”,“五教”又称“五伦”。这是学规的总纲,揭示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这是讲:怎么学——“为学之序”。其中学、问、思、辨旨在明理,即明白“五教”;行就是践履“五教”。 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卫灵公》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周易》损益二卦的象传 这是笃行一: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儒董仲舒 这是笃行二: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行有不得,返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这是笃行三:接物之要 明代三毁书院 一是嘉靖之毁:矛头直指王阳明、湛若水 二是万历之毁:张居正痛恨讲学 三是天启之毁:魏忠贤残害东林 堂名解 依庸即依乎《中庸》之意。 庸义有二:(1)恒, 久而不变; (2)平,? 适中。 ? 依庸即强调并发挥儒学经典中《中庸》的思想宗旨。 名联解 这副对联为顾宪成 所写。它所表达的, 不仅是东林党一代人的 心声,也是几千年来士 大夫、知识分子所追求 的道义和良知。 这副对联所体现的东林精神不仅是无锡的,也是全国的;不仅是晚明的,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1、清代书院遍布各地 遂宁县:共21所书院,19所建于乡镇 三台县:共30所书院,28所建于乡镇 达县:共28所书院,26所建于乡镇 2、清代的省级书院 ——以锦江书院为例 在清代以前虽有省级书院,但不多,清代则很突出,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四川的锦江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它是时任四川按察使的刘德芳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于文翁石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四川历史上层次最高、存续时间最长(1704—1903)、办学最典型的书院。 锦江书院名联——“功名富贵文章道德”联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益于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谓贵; 不涉鄙陋斯为文,不入暧昧斯为章,溯乎始之谓道,信乎己之谓德。 ——于德培(1816年7月书,时任书院山长的进士、四川营山人) 名联解 对社会有所裨益可称为功,能促进人文教化可称为名,充满精力和活力可称为富,廉洁而知道羞耻可称为贵; 无庸俗浅薄举止可称为文,无不清不楚行为可称为章,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