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三 浙大保姆——竺可桢
作文素材三 ?中国气象学开山鼻祖、东方剑桥 校长、浙大保姆——竺可桢 1、刻苦学习 1890年3月7日,浙江绍兴东门外东关镇竺嘉祥家添了个小男孩,竺嘉祥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孩子应该有个学名才好。于是,他又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 竺可桢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一生中他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做过精细的研究,均取得了辉煌成就。 竺可桢刚刚长到1岁半时,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一天,嘉祥要外出办事,临走时对可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父亲教他认了字才让走。这样,等到竺可桢满3周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了。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 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督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从此以后,“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立志报国、调查研究 1910年,他留学美国立志学农,这是报国的唯一选择,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立国,后因体制以及耕作方式的不同想放弃,可为时已晚,直到大学毕业才到哈弗大学学了其中与农业最密切的气象学。 1918年,到南京高等师范学院任教,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地学系。第一次提出人口问题,因此渴望建了气象研究所以自己的所学服务农民,报效祖国。于是他在学校建立了第一个气象站。后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建立了第一个气象研究所。为了构筑全国的气象网,几乎踏遍了全中国,到1930年中国人终于可以独立预报天气,同时还统一了中国气象学的度量衡,为中国的气象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他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气象学家。 3、弃研从教、浙大走向辉煌 1936年的竺可桢,并不想接任浙大校长,他那时在气象研究所埋头于气象学研究。 在蒋介石同意他可以自由用人不受党政之干涉并在财经上源源接济之后,他才答应替代已被学生和教授驱逐的前任校长郭任远,走马上任的,但是也只做半年。从此浙大掀开了划时代的一页,到1949年离任,主导浙大13年,也正是这13年,浙大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45年盛赞它为“东方的剑桥”,是中国四所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以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相媲美”。 1936年4月25日下午,正式接任浙大校长之后,竺可桢在浙大健身房发表了《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的演讲。要求学生“致力学问”、“以身许国”,强调“运用自己思想的重要”,“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示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讲话中,竺认为办好一所大学,须有充分的图书和仪器,以及一定水平的校舍,尤为重要的,是要延聘一批好教授,“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假使大学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培养出博学笃行的学者”。 4、礼贤下士、唯才是举 竺可桢多次亲临蒋庄的马宅,想请马一浮出山。马一浮推辞不得,只得应允,但要求在家中授课,课程不在学校课程之内,每星期一次,每次限两小时,不作公开演讲。竺可桢满口答应。不过好事多磨,马先生始终没有答应,他说:“浙大的大门永远向马先生敞开。”随后日寇入侵,马一浮还来不及在湖边的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