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弄清方向抓住主干知识进行有效复习
弄清方向抓住主干知识进行有效复习 我理解的学生必须具备历史考试要求 1识记能力记住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过程、历史结论、历史影响、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虽然直接考识记的题目不多,但这个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 2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考察很普遍,见于各种题型中,因为现在的考题都以新情景新材料的形式出现, 3知识的迁移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现在好多学生和老师抱怨:教过的不考,学习过的不考。教学学习中存在很大的迷惘、困惑和无奈,甚至束手无策。很多学生学习很认真,也记了不少知识,但考试成绩始终不理想,原因在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差。 4表达能力 问答题的审题 一审时间,世间是历史学科的灵魂,时间不对头等于白答。 二审问题,抓住关键词,问什么?几问?学会问题的转换 三看考察什么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还是迁移能力?各有各的答法。 四审分值,按锅下米 五组织语言、分清层次、找准位置、卷面整洁 知识迁移能力训练 材料一 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中,要求议会干预东印度公司的事物的呼声又起,不过发出这种呼声的不是商人阶级,而是厂主阶级。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大声疾呼,由东印度输入棉织品和丝织品使不幸的不列颠厂主们倾家荡产。约翰 波雷克斯芬在他的著作《英印工业生产不相容》(1697年伦敦版)中表示了这个意思。这本专著的书名过了150年以后果然得到了可惊的应验,不过,这种应验却同原来的涵义正好相反,那是议会就进行了干涉。 ———— 马克思著《东印度公司,它的历史与结果》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后,以贷款的方式强迫印度农民种罂粟,扩大鸦片生产,然后运往中国。英国商人在对华贩卖鸦片中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东印度公司为了垄断鸦片贸易,排斥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等西方竞争者,于1773年确立了鸦片专卖权。……攫取鸦片专卖权是东印度公司推行鸦片贸易的第一步。1780,东印度公司又宣布对鸦片运输“实行了它的垄断权,把所有这种没有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 鸦片战争》 材料三1644年,茶叶输入英国只有二磅二盎司(约一公斤),是当作药材用天平秤售的。一个世纪后,英伦三岛上已经是无人不知茶,无人不饮茶。1770—1774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输入茶叶42065万担(合560.8527万磅)。1800—1804年,平均每年增到22.1027万担(合2946.953万磅)。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全国性饮料,以至国会的法令限定东印度公司必须经常保持一年供应量的存货。茶叶贸易不仅关乎东印度公司的生存,而且茶税还是英国想到一个时期中财政收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 材料一中“厂主阶级”为是么要求议会干涉东印度公司的事务) 知识迁移能力训练 (1)材料一中厂主阶级为使么要求议会干涉东印度公司的事务?怎样理解“过了150年以后,… …这种应验却同原来的涵义正好相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入的鸦片产自印度的原因;从全球史的角度,分析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茶叶贸易对英国产生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4)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述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主导的三角贸易的情况,东印度公司为英国近代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审题及知识迁移能力训练 37.(2009年全国卷二,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尔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也? 邓实《古学复兴论》(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