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古玉的基本常识
基本工具
一、 一般鉴赏的基本工具(见图1.2)
(1)托盘(2)游标卡尺(尺寸以公分(cm)为单位)(3)磅秤(重量以公克(g)为单位)(4)10倍~22倍放大镜 (5)高倍率的显征镜(6)强光手电筒(7)白色手套(8)毛刷(9)盘袋(10)照相机
二、 鉴赏古玉时应注意事项:
1、 玉器应置于托盘上(月盘、星盘)。(注1)2、 一次只看一件,避免碰触破损。 3、 次第传观时,玉不离盘,盘不离台。4、 不易站立的玉器应平放。 5、 有盖子或组合件的玉器,应先分开置放。6、 生坑品未经许可,勿直接用手触摸或盘玩,触摸时最好戴上手套。7、 宾客应有“褒而不贬”的风度。8、 全体观赏完毕后再做讨论。
玉器的物理性质
一、与玉石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物理性质
玉器的物理性质简言之即为“玉质”,包括颜色、硬度、韧性、比重、条痕、光泽、透明度、颗粒度、晶形、断口、解理、结晶水(注2)、包里体等。
颜 色(图3)
颜色主要是指玉石的基本色(本色),是玉石对可见光(白光)的吸收,而呈现出各种颜色。 观察玉石的颜色,要在自然白光之下,因为日光为“七色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在内的各种色光,都在白光波长中。而一般的灯光是不全光,所以有“灯下不观色”之说。
玉石对光完全吸收,呈现黑色,完全不吸收,呈白色或无色,还有其他的“补色”现象。可与美国地质学会出版的“岩石颜色表”比对。
硬 度
硬度是指外力进行分割物质时的难易程度。测定硬度的方法可分“摩(莫)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摩氏硬度与维氏硬度对比表:
矿 物 摩氏硬度 维氏硬度
滑 石 1 2
石 膏 2 35
方解石 3 172
萤 石 4 248
磷灰石 5 610
长 石 6 930
石 英 7 1120
黄晶(注3) 8 1250
刚玉(注4) 9 2100
金刚石 10 10000
以简单物件刻划来把握大约的硬度; 纸上划痕,约摩氏1度;与指甲相同,约摩氏2度;与美工刀相同,约摩氏5.5度;与玻璃相同,约摩氏6度。
韧 性
韧性通常是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力的抗压强度,也可以用“研磨硬度”来表示。
韧性的大小,依次是黑金刚石、闪玉、辉玉、刚玉、金刚石、水晶等。宝石或玉石的韧性分五级,即特别级、出色级、好级、不错级、很差级。
比 重(图4)
比重是指玉石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重量之比。比重大的玉石,其密度和硬度也比较大。 常见的比重法有天平法、比重瓶法、重液法等。重液法的比重液为“三溴甲烷”或“溴仿”,比重为2.88。
光 泽
光泽是指玉石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可用反射率来表示。
矿物或玉石的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中国传统的玉石大多数为玻璃光泽,但因质地、硬度和透明度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很多特殊光泽效应,可分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树脂光泽、绢丝光泽、猫眼光泽、土状光泽、珍珠光泽等。
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玉石或矿物透光的能力。
测定透明度通常是以2mm的厚度为标准,可分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二、 闪玉的物理性质(图5)
闪玉是一种属于“闪石类”的玉,是由“透闪石”或“阳起石”这种含水的钙镁铁硅酸盐所构成。其颜色可分白玉、青玉、黄玉、墨(黑)玉、碧玉等五种基本色。硬度为摩氏硬度6.5-7度,风化后硬度可能降低。 韧性为特别级。 比重为2.96-3.17,风化后“视比重”(注5)可能降低。 抛光后的光泽为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风化后形成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等。 透明度为微透明,风化后易形成不透明。
生坑与熟坑(图6)
古玉界有关“坑”的解释,有指玉的产地,有指玉器入土的坑口环境,有指玉器出土的地理位置。古玉“坑”的分类,指的是玉器入土的坑口环境,有生坑、熟坑、新坑、旧坑、老坑、乾坑、水坑、火坑,沙坑、深坑等。
生坑――是指出土于各种坑口环境的土古玉器。(图7)
熟坑――是指生坑的古玉,经由盘玩“提灰”后,不再“吐灰”的古玉。(图8)
古玉从生坑到熟坑,先是“开窗见地”,可见玉的质地(见地),经由盘玩一段时日后,逐渐有局部“开窗”,可透视玉质内部的通透现象,进而“开门见山”,完全呈现色彩缤纷的立体宝玉世界。
玻璃光与生坑玻璃光
中国传统的玉石大多数为玻璃光泽。
古玉经由次生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