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从远古走向未来.浦东图书馆“文明之路”陶艺景墙设计随笔
文明之路上的历史奇葩
人类文明之路上的第一朵奇葩,在岩石上热烈开放。那时候,岩石几乎是惟一天造地设的记忆载体,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反映其间,以质朴的绘画和雕塑等艺术语言构成了留存至今的最早的珍贵“文献”。其源头大约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形成了古老的岩画艺术。摩崖石刻则比岩画更为包罗万象,也有论者将岩画列为摩崖石刻的组成部分。冯云鹏《金石索》上说:“就其山而凿之,日摩崖。”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和造像,有时候其书法和绘画皆源于当时的艺术巨匠,因而技艺精美,成为艺术精品。
敦煌壁画从十六国一直贯穿到宋朝,内容涉及宗教信仰、自然山水、神话传说、建筑器物等广阔的场景,以恢弘的规模、高超的技艺、非同凡响的想象力、各个窟变化万千的风格,成为中国壁画艺术的高峰。
岩画、摩崖石刻和敦煌壁画是在自然之物上创造的造型艺术,它们屹立在天地之间,描绘、记录了一个个时代的生活内容和想象、愿望等心灵活动,反映日常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祖先崇拜、祭祀仪式等广阔的社会内容,绵延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掘开了诸多历史之谜,至今依然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文明洪流浩浩荡荡,不断前进。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开始创造崭新的事物,于是“钟鼎文”、“青铜器”等在文明之路上露出它们光辉的身影。最初,钟鼎文和青铜器上只刻绘特殊的线条或图案,此后刻绘文字,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场景,在文明之路上有它们不可或缺的张力,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这些文明之路上的奇葩,不仅承载教化、传承信仰、推广审美,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包蕴广博的中华民族精神,更以各自独特的形式记录了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具有它们时代的气派和个性,也许创造者并非有意识地作历史记录,但是内容反映了时代特色,它们是文明之路的艺术杰作,将历史带向光辉的未来。
艺术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吸收一切艺术形态的精华,在新的时代,以崭新的表现手法再创传统艺术的辉煌。有鉴于此,浦东图书馆中央中庭“文明之路”陶艺景墙将以符合这个时代的形式,有意识地把我们时代的图卷送向未来。
陶瓷与图书馆的渊源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
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的神庙中收藏了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这是图书馆的雏形。公元前4世纪,希腊神庙有了真正的藏书之所。我国的图书馆历史同样悠久,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常、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都是图书馆……
陶瓷与图书馆,其实有着非同一股的渊源,巴比伦神庙中的胶泥扳就是陶瓷的一种。事实上,陶瓷刻上文字和图案,在传承文化这一层面上都可以称为“图书”。
在陶瓷上装饰图案和文字的历史,几乎和陶瓷史一样悠久。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征服自然或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会遇上不可抗拒或者神秘莫测的阻力,于是人们把人生的信念寄托于神灵,寄托于超越虚无的精神梦幻,他们在制造用于祭祀或生活的器皿时,便绘上象征祥瑞寓意的图案,代表对上苍的祈求和祷告,祈愿风调雨顺或者“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譬如6000多年前半坡彩陶上装饰的鱼纹、鹿纹、蛙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之神的原初膜拜,这些陶瓷因为寄寓了这样的精神内涵,因而具有了文化的意蕴,自然可以称为最初的“画册”。此后陶瓷“画册”发展到登峰造极境界,各种图腾崇拜、民族信仰都反映在陶瓷的装饰图案上,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龙凤图案。中国人作为“龙的子孙”,又有所谓“龙凤呈祥”的说法,几千年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民族文脉,以龙凤装饰的陶瓷也屡出精品。
陶瓷“书籍”,稍晚于陶瓷“画册”。陶瓷因为其材质的耐久性和强大的表现力,很早之前就成为永久性地保留“文字资料”的载体,陶瓷上的文字一般称作款识,包括年款、堂名款、吉语款、陶人款、赞颂款和花样款等,往往关系到陶瓷的断代、窑口的认定和真伪的辨别,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陶瓷上饰有的“福”、“寿”、“富贵”、“金玉满堂”、“寿山福海”、“家国永吉”、“天下太平”、“德化长春”等款识,既代表祈福的愿望,同时也具有“书籍”的教化功能。
这些饰有文字和图案的陶瓷无疑也是“图书”的一种,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佐证,历史通过某种艺术的载体把当时的文化保存下来,成为未来人们的回顾和关照。
浦东图书馆陶艺景墙的基调
建筑设计师在浦东图书馆设计了独特的窀中庭园、“书山”阅览室、浮云阅览室、旋转的地球仪…--个性化的现代设计出干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蕴含“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味。设计师将浦东新区图书馆室内风格定位在“现代、文化和自然”区间,与工业技术感并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