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洋淀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概述
白洋淀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概述
一、白洋淀的基本概况
白洋淀地处河北平原中东部,为河北平原现存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位于大清河中下游流域,流域范围大致在拒马河与滹沱河——子牙河之间的区域,地处太行山东麓,水源主要来自于太行山区的拒马河、潴龙河、唐河、漕河、瀑河。其地貌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西部是太行山地,海拔大致在500-1000米的范围内,少数山脉高度在2000米以上,中部是比较平缓的山前平原,海拔大致在50-100米之间,东部是低缓的冲积平原,海拔大致在10-50米,局部地区低于10米。
白洋淀是典型的冲击低平原与浅湖沼地貌形态,依据气候地层学的观点,并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可知,白洋淀的全新世地层可以划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古全新世,气候温和湿润。第二期为早全新世,气候偏凉偏干。第三期为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第四期为晚全新世,气候温凉偏干。
二、典型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白洋淀周边地区典型的新时期时代文化包括容城、安新、任邱、徐水、清苑五个典型区域所在的遗址。
容城地区
上坡遗址。上坡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公里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先商文化、商文化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陶盂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尤为受到关注。遗址共分为四层,三个地层的堆积比较普遍,但亦有不连贯的现象,例如T48仅有晚商时期的文化堆积,而无先商文化和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堆积,另外在先商或者晚商文化层之下发现有仰韶时期的灰坑和彩陶钵残片等遗物,反应了遗址堆积形成的复杂性。
上坡遗址遗存有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联盟文化,大约距今8500-7000年,应属于北福地一期文化,同时与磁山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有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500-5000年,陶器群与大司空类型相似。
北庄遗址。北庄遗址位于容城县东牛乡北庄村东,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器型可辨识的有陶釜、陶支架、双耳壶、碗、钵、等。顺着故河道往北发现有同类型的北城遗址,往南有安新县的留村遗址,并且与梁庄遗址相类似。该遗址西部年代较晚,有商周时期的遗存,东部时代较早,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存。
看其东部遗址的陶器,总体看与后岗文化因素相似,但也有与磁山文化因素相似的夹砂红陶釜,出土的陶支脚也类似于磁山文化。其小口双耳罐与裴李岗文化的小口双耳壶接近,这类遗存在保定北部发现较多,与仰韶文化的大司空类型共存,距离接近。
午方。午方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公里的午方村,主要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遗迹少量商以后遗存和战国时期的墓葬,发现龙山时期水井一眼。出土的红陶筒状罐、灰陶小口罐、彩陶钵和个别的甑底,从时间看,可能为仰韶向龙山过渡阶段。有刮条纹筒状罐、敛口折腹钵、平底碗、长颈壶。从时间看,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午方遗址基本以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为主,从出土的陶钵看,与冀南豫北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豫中豫西秦王寨类型相接近,估计三者年代大体同时。其中秦王寨类型的大河村三期和王湾二期与其S纹饰的彩陶相近,王湾二期被公认为仰韶向龙山过渡的阶段,所以午方二、三层时间应为仰韶文化晚期阶段。而午方龙山遗存深井中的深鼓腹绳纹罐与冀南地区的涧沟、台口等龙山文化遗存相似。从出土器物看也应该与下潘汪、洛阳王湾三期、后岗二期的年代相当,基本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晚期。午方晚期仰韶文化的遗存中,还含有小河沿的文化因素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因素。
东牛白龙遗址。白龙村位于容城县西南的东牛乡。遗址中泥质陶占大宗,黑陶最多,纹饰简单,主要为绳纹,器物多为手制,器型有鬲、盆、豆、瓮、尊等。遗存与易县下岳各庄、容城午方遗址类似,陶器与太行山东麓漳河流域的先商文化的器物形态与组合基本一致。从鬲的口沿看,与磁山界段营H8:35鬲形制相同或相似。黑皮褐色胎的尊与涞水县庞家河遗址出土的遗物相似,盘内有凸棱的豆与山东岳石文化的豆相似,多种文化因素共存体现出文化的复杂性。
除此之外,容城地区的遗址还有南庄遗址:段宏振先生认为其与东牛遗址文化的特征、年代相似;河西遗址:段宏振认为其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4600-4000年。
安新地区
梁庄遗址。梁庄遗址位于安新县大田庄乡梁庄村南,土层共三层。梁庄下层遗物包括58%的夹砂陶,有红、褐、灰三种颜色,泥质陶分红、灰两种。陶器多平底器,器型有盆、盂、壶、罐、碗、钵,不见三足器、圈足器,器表多素面,仅在夹砂陶上见少量的乳丁纹,一般用草刷之类刷抹器表。梁庄上层文化遗物,出现少量三足器和凹底器,器型類别与纹饰都出现了新的元素,器型上出现敛口钵形盂、红顶钵、圈足器,假圈足器、扁平或扁锥型的鼎足,纹饰出现了V字形重叠压印纹、乳丁纹、附加堆纹等,个别器底还有谷粒状印痕,少量钵形盂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