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形成与分布.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台风与飓风 两者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发生地点不同; 热带气旋在太平洋西部称台风; 在大西洋西部、北印度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称飓风。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的作物。 2) 兴修水利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 1)兴修水库 2)退耕还湖; 3)修筑堤坝; 4)疏浚河道; 5)开辟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 1)增强防灾意识 2)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⑵形成原因 寒潮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海上地震时,船上的人们是上下摇动还是左右摇动?为什么?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局地暴雨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⑴病害 类型 发生原因 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降低作物对病害抗性 外来病原体入侵 危害 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农作物虫害:威胁最大的是蝗虫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农作物虫害:威胁最大的是蝗虫 森林虫害:松材线虫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鼠害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鼠害 大规模发生的原因 内因:有害生物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外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天敌减少 思考:我国为什么多自然灾害? 1)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两大地震带交汇处 2)季风环流不稳定,促进水旱灾害的形成 3)人口稠密(且都集中于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大 4)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防灾减灾的投入不足 5)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滑坡 ⑴滑坡 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多发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⑵泥石流 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条件:地形陡峻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形成区位于河流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 中游流通区多位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A图 B图 易发区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 水圈 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文灾害 洪水、雨涝、内渍、风暴潮 地区 定义 涝渍 洪水 类型 三、水文灾害 1、洪涝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排不出 水进入 蒸发弱 难下渗 影响涝渍的因素 分布地区 洪涝 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涝渍 低洼地 温带风暴潮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特点 发生地区 发生季节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农作物 稻瘟病 小麦锈病 棉花枯萎病 烟草炭疽病 病害 森林 杨树烂皮病 松疱锈病 溶叶病 泡桐丛枝病 四、生物灾害 鼠害造成的麦田缺苗断垄 干旱与旱灾 降水长时期 无 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干旱 造成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⑴干旱 ⑵旱灾 多发地区: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渐发性 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 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旱灾 致灾因子 受灾体 干旱 人、畜、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