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础知识演示文稿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基础知识演示文稿1PPT

继续教育业务习: 中药学基础理论专题讲座 ; 中药与中药学 ;中药名称的出现与意义;2.现代中药名称的意义(即中药之定义) 所谓中药,是指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加工制品。但中药的应用,既不同于一般的天然药物,更不同于化学药(习称西药)。中药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的采集、加工、炮制、制剂到临床应用,都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的特色。 ;中药的三大要素: 必须是在中医药理论思想指导下使用 必须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术语表达其药物的性味、功效、使用规律 并规定了严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中药的三大支柱: 中药材:系指经产地初加工而未经炮制或制剂的原生药材。其特点:不能用于临床。 中药饮片:系指将中药材依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净选、加工、炮制而成具有一定形状、规格、标准的,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其特点:可直接用于临床。 中成药:系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大量生产(工业化生产)的药品(实际上是汤剂的变型)。其特点:特定的名称(复方、复合等),适当的包装,标明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药物与药品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药品:系指将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可直接应用的成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章第102条)。其实质上与药物没有什么区别。 ;中药学;广义的中药学: 一切研究和介绍与中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属于中药学的范畴,已成为与中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所涉及的学科有:中药分类学(中药基原),中药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 ,中药药材学(又称商品中药学),中药调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等,中药临床 药学等,其中临床中药学与中医临床关系最为密切。 ;狭义的中药学: 狭义的中药学,即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以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传统理论、中药的性能、临床应用知识的二级学科、临床中药学又必须学好其他学科为基础,沟通医学与药学,使中医理论、治法、处方、药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桥梁。国家规定:二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医学工作。注意:临床中药学与中医临床药学的意义。 中药学的发展。(略) ;要求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药学著作。 秦汉时期,即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代表性著作《神农本草经》.载药365味,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补虚养命 ),中品120种(补虚治病 ),下品125种(功专祛病 )。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 1.文献学价值:早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使用的药物如生姜、豆鼓、竹叶等《本经》 没有收载),张仲景其他药物均在《本经》内容之中。具有很多珍贵历史资料,如很多疾病名称、药物等值得考证和研究。 2.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如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药物毒性;药物的安全性;药物配伍法度;药物剂型等。 3.使用价值:所收的药物,临床疗效朴实有验,历经200余年,历用不衰。 中医、药人员必读之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著作《本草经集注》(公元500年)。载药730味,作者陶弘景,今江苏南京人,为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也是政治家,并且在佛教、道教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精通天文历算,山川地理永明十年(492年)辞官隐居句曲山(今南京东南),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本草经集注》的学术价值: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专著、系统地整理了南北朝以前散乱的药学资料,建立了新的药物分类和编写体例,并且对药物基原进行了第一次广泛而深入地探究。该著作承上启下,开拓了延续数百年的以药物基原为重点的药学发展局面(尚志钧语). 药学人员必读之书。 ;读《本草经集注》指南: 1.序录部分:充实和发展了《神农本草经》药学理论及原则。 2.各名药项下:开展了系统的药物基原的考察。 3.陶弘景为我国中药理论增添了中药内容,针对《神农本草经》十三条理论论述,如在中药制剂学、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真伪鉴别、药物采收、煎汤合药等,尤其是“诸痛通用药”陶氏首创。 ;隋、唐、宋和金元时期: 隋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专草专著为《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为唐代由政府组织编修的一部药学著作.作者,李勣领衔主编,成书年代:唐代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载药853种;《新修本草》的学术价值: 《新修本草》是由政府编修并颁布的药学专著。该著作并没有完全符合现代《药典》要求,但学术界多数人仍将它视为古代世界最早的药典,比之纽伦堡药典还要早近900年。该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