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喜福会》中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内涵.docVIP

文化认同视角下《喜福会》中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认同视角下《喜福会》中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内涵   ?ぃ壅? 要] 电影《喜福会》讲的是两代华裔女性挣扎在东方信仰与西方的价值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寻求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努力传承自己的文化价值的故事。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影片中的母亲形象与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由影片中女儿对母亲的理解和认同体现了以女儿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折射了亚裔华人在中美文化冲撞之后所形成的新的身份,超越归化和异化的二元对立。   ?ぃ酃丶?词] 《喜福会》;文化认同;文化内涵      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由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了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的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影片中每个母亲都不甘于社会给予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终能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和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四个母亲中就有三个,反映出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她们不可能挣脱,除非离开孕育自身长大的传统文化的土地;但当她们到了美国社会,挣扎奋斗出另一种人生,想给女儿另一种命运时,却发现女儿承袭着自己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剧,惟一自小反抗母亲的女儿,又特别会被母亲不赞同的沉默所干扰,彻底失去了自信与自我。于是母亲必须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赋予女儿坚强的力量与自信;母亲必须伸出援手,让女儿及早阻止悲剧继续搬演下去。导演王颖透过最后一个故事,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的处境,从传统文化的困境,扩大到战争逃难下身为母亲的悲剧,并用此故事交代出母亲给女儿天鹅毛的深深祝福;而这个天鹅毛的比喻,也将所有的故事画龙点睛地串连成一体。   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影片中母女之间的关系再现了两代华裔女性挣扎在东方信仰与西方的价值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寻求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努力传承自己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电影《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与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认同的起源   “认同”源于英语的identity,中文又译为“身份”。在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8226;埃里克松的研究中,认同指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personality)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危机之后获得的东西,埃里克认为个人认同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之中,挥之不去。随着人们对多元文化谈论的深入,各个种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去在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性,于是文化认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保罗#8226;吉而罗伊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看重身份的世界里。身份的重要性在于它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观念,而且还在于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竞争事实。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在当代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反响,无论是在学术圈内还是在学术圈外。”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他们都没有进入对方的存在内核;而如果这个中国人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认同对方的文化,则无论如何他内心中都有焦虑,并且会隐隐感觉到即使他和那个美国人有文化上的共同认同,在精神上他还是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   在影片中,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惑: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归向何方?作为居住在宿主文化圈中的边缘人,认同已经成为区分“我们”与“他们”的标志。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如何在周围的环境中定位自我,这是散居国外的中国人的共同困惑。但在当时的美国,中国华人处于弱势群体,他们无法在强势的白人和其民族前拥有本族的文化身份,甚至语言和举止都被认为是愚昧和不文明的。所以“许多亚裔美国人追求着一种主导文化提供给他们身份之外的一种替换身份――要么异类、卑微,要么同类视而不见,要么做一名永久的外国人,要么做一名归化了的吉祥物,其他别无选择。”   二、充满困惑、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母亲形象   影片以母亲的形象为情感中心,联系着历史与记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母亲的形象可以隐喻一切养育自己的事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