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追往与现代性的救赎
[摘要]张建永湘黔边地摄影作品凝聚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性力量,其实质是意欲营构历史与现今的结合,促使人们把握历史,认同文化差异,赋予其审美对象新的深度;借助于图像的魅力,以空间性特征来对抗和批判现代性的时间性特征,在文化追往的旅途中,修补现代性的价值缺失,重塑一个灵魂安顿的精神居所。在此意义上,张建永的边地摄影作品主要从三个向度上展开,并借助对三种审美对象的细部描述和思索,解读存在于地方性价值体系中的文化符码。
[关键词]张建永;边地摄影;认同;现代性
近年来,张建永大量关于湘黔边地的摄影作品,以其别开生面的表现视阈,和沉潜的生命感悟力,为我们带来了强烈视觉冲击的边地影像。他的照相机,仿佛深藏了一股亘古而来的力量,流连之处,织就了一个古老而悲苍的文化地图。在现代文明照耀的今天,显示出独特的文化认同。
一直以来,从文化社会学的层面看,湘黔边地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这是一块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人的聚居地,奇风异俗使它成为一个民族边地,同时积累了丰厚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身处大陆腹地它又远远落后于大都市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贫穷落后使它成为一个经济边地,站在现代性的门口艰难匍行。然而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事实就是,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这里也曾是一块文化繁荣、商贾云集、兵家必争的炙热之地。历史的硝烟散尽,如何从余温尚存的遗迹中重新建立起民族的文化自觉,找寻现代文明中散佚的价值认同感,这是作为摄影师的张建永更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张建永的镜头中,湘黔边地的镜像绝对不是一个民俗学意义上的异域风情的描述,更不是一个败落、封闭、积贫积弱的社会学难题,而是一种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看护。换言之,张建永并没有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用科学进步、经济富庶、文明开放等价值标识来凝视湘黔边地的神秘或者贫穷,作为一种反思性的艺术探求,张建永力图在随时可能消逝的边地人文风光中铭刻或者整合出一种地方性价值体系,来抵抗城市化、市场化和同一化的现代性力量。
在此观照下,张建永湘黔边地摄影作品凝聚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性力量,即我们应当如何在历史中为自己找到“归属的标记”,从而如何保持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的问题。表面上,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些古旧的城墙瓦舍上,有着明显的怀旧色彩,实质上,他意欲营构的是历史与现今的结合,以及我们把握历史的能力,认同文化差异,赋予其审美对象新的深度,借助于图像的魅力,以空间性特征来对抗和批判现代性的时间性特征,在文化追往的旅途中,修补现代性的价值缺失,重塑一个灵魂安顿的精神居所。在此意义上,张建永的边地摄影作品主要从三个向度上展开:民间古镇、民族部落与老者。这三个向度之于湘黔边地的过去与今天而言,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符号――即借助于对三种审美对象的细部描述和思索,来解读存在于地方性价值体系中的文化符码。
首先,以“洪江系列”为代表的民间古镇系列,展示的是洪江久远而深隽的历史痕迹。洪江曾经是湘西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通江达海的物流中心。而今,传统社会依江而盛的商埠已经沉寂下来。现代社会依靠铁路、飞机、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设施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迅速取而代之。张建永的镜头十分冷静地停驻在这座古商镇的瓦檐、廊柱、墙体、门楣上。他的叙述节奏相当迟缓,意在与急速的现代性城市拓展进程拉开距离,他要寻找的是依附在这些历史遗迹中某种文化精神。正如斯宾格勒所言:“人类的历史没有任何意义,深奥的意义仅寓于个别文化的生活历程中。”洪江的瓦、门、路恰恰成为这样的文化见证。
我们注意到,《洪江的瓦》选择一个从上而下的俯视镜头,深青的瓦檐布满全部的图面,瓦片的绵延和齐整记录着当年的富庶与殷实。间隔在瓦之间的青苔强调了语境的古旧。没有电线,没有机械,没有拥挤的街市,重叠的瓦片像一件积满尘土的历史青衫垂落在寂静的大地上,一方面显示了历史的顽强、坚固和秩序,一方面又显示了历史的冷清、黯淡和无华。《洪江的路》则选择一个从下而上的仰视镜头,叙述的语符落在街巷中那些坑洼坎坷的阶梯,那些僵硬的基石上面,同时,幽暗之处巷子的曲折与直顺,人行之处巷子的逼仄与通畅都细加表现,路如迷宫,暗喻着人生之路的千回百转。开阖闭关,就像一部八卦天书,能引人入胜,也能致人迷途。《洪江的门》则将锈迹斑斑的门廊推现在镜头中央,不同人不同的神情都无法修改历史本身的秩序。
在洪江系列作品中,时间的意义被刻意取消了。我们所见的都是空间的排布,并被一种凝重的语法所左右,从而感受到历史的深邃和传统的魅力。查尔斯?泰勒认为:“我们的认同,是某种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的东西所规定的,事实上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我们全部都是由我们看作普遍有效的承诺构成的,也是由我们所理解为特殊身份的东西构成。”而传统正是那种能够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和“普遍有效的承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