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品市场中的海归力量
参会人员 :
海外画家 :萧瀚赵准旺郑百重宋涤 胡永凯史国良邵飞
评 论 家 :夏硕琦刘龙庭陈醉
学术主持 :张苑
张苑:百年前,国难当头,思想混沌,一大批学子纷纷奔赴海外,进行一场技术救国、政治救国的同时,还有一批带着理想的学子在进行艺术思想兴国。1887年,李铁夫踏上英伦三岛,留学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成为绘画留学史上的第一人。随后又有众多爱国志士远渡重洋,至今已有万名学子游学海外 。大批学子归国后,西洋绘画及艺术理念,已作为记载中国历史并推动文明进程的新的视觉方式。这批学子中有较突出贡献的有:李铁夫(1887年留学英国)、1898年周湘留学法国,1903年高剑夫、陈师曾留学日本,1905年李叔同留学日本,1907年何香凝留学日本,1908年蔡元培留学德国,徐悲鸿、林风眠、颜文、关良、傅抱石、刘海粟、董希文、吴冠中、吴作人、朱德群、赵无极、罗工柳、全山石、肖峰等。他们回国后,在美术教育领域传播西方教育思想及创作思潮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二十年间,又涌现了一批赴海外“洋插队”的艺术军团,由于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艺术环境及西方引进人才的政策,使得一批在国内已取得成就的艺术家踏出国门,以求更好地发展。这批艺术家油画队伍中:美国的有丁绍光、陈逸飞、陈衍宁、陈丹青、李自健、蒋昌一、高小华、王玉琦、曹勇、建军等;日本的有李晓刚等;加拿大的有薛雁群;法国的有贺丹、杨劲松、李爽;德国的有王承云、周春芽;新加坡的有程亚杰;国画队伍中有崔如琢、赵准旺、杨明义、郑百重、范炳南;德国的有萧翰;新加坡的有宋涤、沈道鸿、蔡玉水;加拿大的有史国良;香港的有胡永凯(以上画家名单是以参加国内拍卖统计为主)。
近二十年出国并陆续回来发展的画家,面临着一种新的选择或被选择。海归画家由于受到海外先进文化的影响,大多都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人格及美学体系。今天我们《艺术市场》编辑部有幸能邀请诸位来共话一个议题,也是因为大家在行业里的影响,已引起众人的瞩目,无论从学术还是从市场方面来说,海归已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我开了一个头,在座的都是专家、有成就的艺术家,大家就海归现象这个命题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评论家先说还是艺术家先说?
史国良:按年龄来说。
夏硕琦:这次会议唱主角的是海外归来的,有海外背景的艺术家们。海外画家的贡献在于他们敢于走出去的一种胆识,胆识其实也是一种本领。当初出国的都是一些有才华的能士,敢想敢干。最近在北京召开了亚洲馆长会议,也谈到一种绘画的交流与融合的问题,早年去海外的画家,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共同促进。比如说你在新加坡,新加坡的南洋画派吸收你参加了,又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创立了南洋画派,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在南洋地区生根开花、结果,这就是一种贡献,这种贡献又反作用于国内。
张 苑:每一位画家的海外经历都不同,或许每一位都是一本教科书,唯有艺术创作都是大家永远不愿放弃的根。时间是印证成功者的足迹,在座的谁出国最早?
郑百重:我是1981年去美国的。
史国良:是1989年走的。
萧 瀚:大家出国时间都差不多。
胡永凯:我是1988年,第一次是去美国,正式移民是1990年。
赵准旺:比你早。
宋 涤:我是1993年。
萧 瀚:我是1987年,去德国。
史国良:我在加拿大比较辛苦,首先是语言不通,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一切从零开始。首要问题是生存,而不是画画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
邵 飞:现在让你说画画的事情。
史国良:我首先面对现实要解决生活问题,每天都要面对诸如解决电话单子、房租、水电费各种杂事后,才可以创作。
宋 涤:我在新加坡面临一种突围,周围的一切都很乏味,文化底蕴很低。这倒成了我安心创作的动力,新加坡的生活很优越,我从不为生活犯愁,一心扑在画画上。我认为中国画现在已进入一个色彩世界了,这是中国画的创新途径,也是走入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正是我现在所坚持的路。每张作品都是我的心血之作,当前我作品的面貌就是彩墨画,坚持写实。
萧 翰:在海外的生活经历大家都有,刚才史国良先生也说了,我也不重复痛苦了,在国外大家都是国际聋哑人,当然都有艰苦,目的是为了艺术。今天《艺术市场》杂志的议题是说海外军团与海外力量,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是一个军团,我认为我们是一个力量很渺小的散兵,因为大家回国后都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和力量。回国后,我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以前出国是为了寻求艺术,力求改变自己的画风出去的,但是也有人说出去是寻求国外市场,回来又吃中国的市场。说我们外面很好为什么还要回来,他们却不知道我们那时确实是为艺术而去。现在回来以后是各自为政,很多地方不要我们,因为身份变了,有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