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亦师亦友话仲林
编者按:2010年12月20日是本刊原特约编辑查仲林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本刊原编辑李德远先生撰写了此文,怀念仲林先生。此文情深意切,回忆起仲林先生为本刊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此文代表了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对仲林先生的深切怀念。
转眼之间,好友查仲林离开我们一年了!
回想起来,仲林的音容笑貌、艺术成就、为人处事、家庭背景、兄弟姐妹、妻子儿子在我的心目都还是那样清晰。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不爱多说话,办事认真。
回忆起来和仲林的交往,始于我刚到《青少年书法》作编辑时。每月和仲林见面,少则两次,多则四五次之多。
当时《青少年书法》从河南美术出版社之外聘请了一些特约编辑。查仲林是负责篆刻栏目的特约编辑。篆刻点评、篆刻家介绍、篆刻史、篆刻工具、篆刻史逸闻趣事……绝大部分都由他出面约稿。每期他提供的各类稿件,都按发稿要求,作好版式设计,清晰明确,可直接发排,而且送稿及时,从没有误过发稿时间,期期如此。
从1985年《青少年书法》创刊,每期都有篆刻作品发表。刚创刊的前几年,每天《青少年书法》编辑部收到的来稿是一麻袋一麻袋从邮局运到编辑部的。但是真正达到发表水平的作品是少则又少,被淘汰的作品(水平低下的居多)是发表的篆刻作品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当时杂志每期发表的读者来稿多则12人,刊发12方篆刻作品;少则8人,刊发8方篆刻作品。一般篆刻作者来稿,每人少则寄几方篆刻作品,多则寄十几方篆刻作品,甚至也有寄来几十方篆刻作品供杂志选择发表。《青少年书法》从1985年创刊到2003年我退休,在《青少年书法》杂志上发表了近1200件的篆刻作品。每位作者按4方印稿计算,供选择的篆刻作品应为4800件;按每人8件篆刻作品计算,供选择的篆刻作品接近万件。仲林和社内编辑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工作繁忙是可想而知的。
篆刻点评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其中幕后工作异常繁琐、费时、费力。仲林从几百件篆刻作品中选出作品,按发稿要求贴好,分寄给国内有实力,有影响的篆刻家来点评,主要考虑点评者有理论水平、有娴熟的驾驭文字能力。他们写好的点评文章,然后寄回《青少年书法》编辑部供每期发表用。可是这中间也有些篆刻家可能是忙,或者邮局出差错,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到发稿时稿件寄不回来,让发稿编辑措手不及。这时仲林只好自己动手写点评文章,及时补上发表。
仲林为《青少年书法》篆刻操劳多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至今想起来,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十分感动。
现在中国各类杂志如雨后春笋,书法专业报刊也有十来家。单靠读者来稿恐怕哪个刊物都办不下去。古人云:“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取法乎中,适得其下。”《青少年书法》既重视普及又重视提高。在仲林和其他编辑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书法》的篆刻类文章及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1985年到2003年十几年间,发表了国内一流篆刻家的文章、作品。
上海:韩天衡、刘一闻、吴颐人、孙慰祖、徐正濂、洪丕漠
江苏:沙曼翁、徐畅、徐利明
陕西:傅嘉仪、赵熊
湖北:陈新亚、杨坤炳
河南:李刚田、吉欣璋、桑凡、王胜泉……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著名的印学家、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的孙慰祖先生,从1987年第4期到2003年间,在《青少年书法》上发表了63篇文稿。这些国内高端篆刻家的文章、篆刻作品的发表和仲林积极组稿是分不开的。《青少年书法》还向全国介绍了40多个印社团体。从1994年到2002年间,专题撰文介绍了青年篆刻家72人。《青少年书法》刊登的印章作品印风正、文字准、内容新,推介的印坛新秀也大多实力雄厚令人信服。对古代篆刻传统的讲解、篆刻家的介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写这些是要说明,《青少年书法》的办刊宗旨“交流书艺园地,培养书法人才的摇篮”是在仲林这样敬业的编辑身体力行中实现的。
笔者退休前,曾因为为《青少年书法》杂志组稿拜访过许多国内书法、篆刻界名流,比如刘正成、刘炳森、沈鹏、刘江、叶一苇等人。通过交谈,他们异口同声、交口称赞《青少年书法》发表的文章、书法、篆刻作品不低于同类报刊杂志。著名篆刻家苏金海先生撰文《一枝红杏出墙来喜读〈青少年书法〉的篆刻作品》一文中说:“……《青少年书法》也让他们办得有声有色,每当我拿到这本杂志,总是喜欢把它一口气读完。该刊从创办到现在已整整经历了十几个年头,共发表青少年(主要是青年)篆刻爱好者600件作品,我觉得这些作品有三个显著特点,即印风正、文字准、内容新……”
这些和仲林的文化素养、篆刻水平、人脉关系有关,更和他严肃认真处理稿件的敬业态度有着决定性的因果关系。
仲林是驰誉印坛的篆刻名家。在我们的记忆中,看仲林奏刀刻石应不下几十次。仲林刻印,先磨平印石,用墨涂黑印面,等墨迹干后,用刀尖在印面上轻轻划出要刻的印文,然后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