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压胜钱中的审美意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压胜钱中的审美意蕴   [摘 要]压胜钱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的化石遗存,是货币审美功能回归的产物,其审美载体功能主要通过钱画题材、圆形为主的形制来实现。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平面减底法、浅浮雕法、阴刻法、阳线勾勒法、镂空透雕法等,保留了青铜时代的手工技艺传承,其传达的大量古代文化艺术信息对当代货币设计与铸造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压胜钱;钱币文化;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 J52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2-0011-03      压胜钱又称厌胜钱、花钱、画钱,是我国钱币文化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的化石遗存。   “在古泉文化中,古代货币史是一部文化美学史。”[1]在我国古代货币史中,审美活动贯穿于正用品与压胜钱的产生发展过程之中,其审美一方面是以传递文字书法信息的正用品为载体,另一方面是以民间美术为主的绘画、雕塑、装饰图案通过压胜钱的形式传递出来。“古钱作为国家的流通货币,是很严肃的事情,从传统的东方哲理思想而言,是不允许在钱上随意加铸其他文字或文饰的”[2],而压胜钱与钱的正用品相比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它作为避邪祈福的饰物,反映出人们的美好愿望,是我国古代文化观念的承载物,演绎着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活动的变化与发展,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信息的重要载体。      一、压胜钱是货币审美功能回归的产物      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压胜钱形式的成型、发展、成熟是货币原本功能的回归。最初的货币是天然贝,之所以成为货币,不仅由于它具有光滑的外表、漂亮的色泽、天然的流线型,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源于原始生殖崇拜文化。“伴随着对女性生殖崇拜,古人把天然的自然物海贝当作女阴的象征予以崇拜”[3](P37)。天然贝这时已经成为一种原始巫术的压胜物,“在殷商时期以贝壳为货币,用于日常商品交换和流通,或殉葬于死者口中、手中、腰部及两腿内侧,正是这种生殖崇拜现象在当时社会中的集中表现,殷人死者口中含贝的风俗直至今天在广大的中原地区仍然存在”[3](P39)。远古货币的发展脉络是:从原始生殖崇拜的压胜物到广泛的装饰品,再到普遍应用于商品交换。正是这种以光滑为美、以生育为美的朴素审美观,使人们因为美而佩带、由于美而交换,从而促使了货币的产生。至两汉,随着货币形制的成熟,对于货币的崇拜发展到一个高峰,“摇钱树”出现了,压胜钱产生了。在这个时期,压胜钱很难与流通货币分割开来,它除了用于佩带还可直接用于流通,代货币使用。压胜钱的主要形式与正用品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在货币上加饰吉祥文字或图案以及星宿图等。但正是这种特殊的具有文化内容的形式,决定了压胜钱此后成为一种古代民间文化的审美载体。      二、压胜钱审美载体功能的实现         压胜钱的审美载体功能应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其内容美主要是钱画题材的表现,从其目的性上我们可以得知,钱画题材主要以宣扬宗教信仰、祈求平安富贵、宣传忠孝仁义为主,也就是求“善”。这种以善为美的艺术形式与其他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题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汉代“去殃除凶”一直发展到明清的祈求长命富贵、金榜高中、官运亨通,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编年史,是原始祈福巫术几千年来在社会发展中的延续与演变,从特殊的视角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题材类似于风俗画,如楼阁人物、婴戏图、驾鹰逗狗图等;还有一些对动植物的描绘,使花草虫鱼通过图案变形起到装饰效果;更有类似于“昭陵六骏”、反映古代马文化的马钱,各种骏马折射出了古代农业社会特殊的审美追求。   压胜钱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形制方面。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圆的价值,圆也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的审美追求,认为“圆者无极而太极”、“形之浑简完备者,无过乎圆”、“好诗每句如珠圆”,这与从纺轮玉璧发展而来的圆形货币形制的审美追求是一致的。早期压胜钱以方孔为主,这种形制反映了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古代朴素审美的追求;唐宋以后以圆形圆孔为主,并出现了异形花钱,如挂牌形、葫芦形、刀布形等,其造型本身就极具装饰效果。随着两宋文化艺术高峰期的到来,压胜钱的造型逐渐稳定,圆形圆孔的定型成为玉璧文化的一种和声。      三、压胜钱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压胜钱通过多种方式传达了中国古代民间审美思想,成为工匠艺人们展示才华的窗口,是名副其实的手工艺品,与同时期的雕塑绘画及其他工艺美术有着诸多联系,甚至在题材内容的表现手法上也有相似之处。   在题材内容上,压胜钱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有呼应性,众多钱画题材都反映了它所属时代的审美倾向,甚至有许多是当时所流行的绘画作品的翻版。如唐代李重润墓第二过洞西壁的驾鹰戏犬图,表明了唐人的胡化之风,《太平广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