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画山水技法在陶瓷创作上的运用
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元代青花瓷诞生之际,陶瓷艺术已经打上了国画艺术的烙印,两种艺术形式有了第一次融合。元青花瓷与当时的中国山水画一样,均“墨分五色”,二者绘描技法也同属“中华笔墨”。在民国时期,景德镇的“珠山八友”将中国画的技法、风格引入瓷画,可以看成是陶瓷艺术对国画艺术的第二次吸收和融合。而今,随着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当代众多画家在陶瓷材质上的不断摸索尝试,使中国画元素有了更多的渗透,陶瓷艺术创作赢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旨在以山水画创作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技法运用实践,在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的浸润融合中,探寻陶瓷艺术独特的个性魅力。
中国山水画,分水墨、浅绛、小青绿、大青绿等多种画法。水墨讲究笔情墨韵,水墨渲染,格调清雅,浅绛是在水墨基础上淡着色,一般以花青和赭石两色为主。青绿山水是用浅条勾描后填彩,多用石青、石绿、赭石、朱磲等矿物质颜色,色彩鲜丽、厚重而古雅。小青绿,相对用色较少,或是在水墨画基础上加青绿,而大青绿是重彩重色,层层勾勒敷染,或者加泥金或银色勾描,比之现代色彩瑰丽的油画,更显其金碧辉煌,很具装饰性。年久而色泽不衰,能表现山水之美。
中国画艺术的视觉,技法可以有效转换于陶瓷艺术中的青花及釉上创作,国画艺术中的笔情墨趣可以很快地在陶瓷釉下或釉上创作中得到移用和表现。陶瓷山水画是国画山水在现代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其创作理念殊途同归。元代黄子久在《写山水诀》论画山水提出了“理”、“趣”、“韵”兼备的要求。“理’即指山水的规律如“远山无弯,远人无目”。“趣”则指山水的转定气氛,“理”、“趣”兼备类同于“神”、“形”兼备,“韵”则是与“俗’相对立的“士气”,即“逸墨撇脱的士人家风’。虽然赵孟?\重“形”。是山水立意的基础,但陶瓷山水画家充分领悟黄子久的“理”、“趣”、“韵’是现代陶瓷山水画创作的根本要求。当代著名陶瓷山水画家技法多为釉下青花山水和粉彩山水,工笔法大都勾线平涂,色彩以浓淡的层次表现,不洗光暗深浅。写意法气势洒脱,画面颇有生气。
青花瓷作为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它在中国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由于水性的青花料,还有具有吸水性的干坯胎,青花料笔,都与中国绘画的笔墨工具在性能上有极大类似之处,青花料借助于水生发开来,继而可调出不同浓度的青花料,在釉下经高温烧成后所呈现出的是不同明度的青花兰色,所营造的画面效果就如一幅单色的水彩画,其水墨韵味也是非常丰富而神妙的,加之这显得深沉而智慧的青花兰色,配之以料色上嫩白的淡绿色的灰釉,使得青花既具备中国画的墨色韵味,又有天然的材质美、工艺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着、素雅的谦和美,从欣赏角度来讲,其丰富性绝不亚于中国画艺术。
同样,我们也可以釉上新彩来表现这几幅山水画,借助于色溶于油的特点,可将同一色用拍、涂、染、勾等手法表现出不同明度的色相,同时也可象调水粉色一样,将不同的颜色彼此掺入进行调配,调出我们所需要的画面色彩,继而完成画面,而且在未入炉之前,不够精到的地方可随意擦掉。因此,它可以精细地去表现,由此中国画艺术中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的画面皆可在陶瓷釉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花山水的画面常以树木为主,多为中景、近景,对于深远的景致表现较为困难。因为青花多用线条,而且浓淡相等,由于只有一种颜色,故不易表现深远的景色。青花画树亦多画春夏秋冬长叶的形态,用枯枝叶落容易使画面单调平淡,且难表现。画山石,树木、水草,则多用勾线,料色也是浓淡一样,依靠浅条的松紧、疏密、粗细来表现深浅光暗。在分水时,山水画面多用淡水、影淡水、最影淡水来分,很少用浓水或特浓水。树木分水最深为二浓水,有交错的树丛多以色彩深浅来间开,以“个”字,“介”字形点成。树叶用正淡水,枯枝初发苗的树用影淡水或淡水,松树也用淡水。对于园庭山树,可分稍浓的水。树干有各种皮纹不同,分色也要加以区别。有时也可分出光暗深浅,其分法是靠暗处一边分上一次水,上面再罩上一层水,就能表现出深浅。山石、坡岸,也都以淡水分染,水面用色更淡。陶瓷绘画中画树木和画人物一样,也需要多进行实地观察和写生,要求熟悉掌握各种树木的生长形状,开枝的规律,及其风格特点。各种树木的枝干形象、皮纹、叶子,都各有不同。①松树:树干苍劲有力,有的犹如游龙,有的挺拔傲岸,要画出它的精神气势。松树的皮成鳞状,和其它树有明显的分别。暗部的线纹应画得不同于其它水草的针叶。松叶的生长如扇形,从一点出发,向外放射。②柳树:冬枯春发,所以主干给人以枯老的感觉,而枝条却给人软嫩的感觉。柳树的主干既是枯老的,因而要刻划出纹路苍老的特点,皮纹是直性的。柳枝软嫩,不能画纹,只宜淡淡地画出明暗。柳叶细而长,特别是垂柳,要表现出轻柔飘摇的姿态。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