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案例我不是一只骄傲的兔子MicrosoftWord文档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不是一只骄傲的兔子
会昌办事处竹园小学 党孟丽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不是一只骄傲的兔子
会昌办事处竹园小学 党孟丽
《龟兔赛跑》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童话故事。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第三册中第九课中,它以管弦乐曲的身份、以拟人化的手法、风趣诙谐的曲调再现时,我就有些犯傻:怎么上呀?这个故事情节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耳熟能详了,有什么好上的,删去得了!但又想:课程改革中不是提出了“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具有新思维、新观念与新方法”吗?或许这一内容的再现,不仅仅是强化学生对这则故事的印象,而且是考考我们音乐教师“新”的能耐吧。于是,在这一课的设计上,为使学生们觉得不是老生常谈,不觉得枯燥乏味,又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能力是有强有弱的,只有坚持不懈、虚心好学才能使人进步,骄傲自满则使人落后的道理。我参阅了几篇有关此内容的教案,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特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在教学中抓音乐的艺术形象、突出多媒体的直观效果让学生在兴趣中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深刻体会。
案例描述:
当学生们随着上课铃声进入教室坐定后,我就问:“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一位小朋友来讲一讲?”课的…开始我就直截了当地让学生来回顾了《龟兔赛跑》这则故事,当时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接着,我引用学生们喜爱看的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插曲及主题音乐来感受“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一个故事将会是怎样的效果”时,跟我课前预料的一样,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有的模仿起唐僧四人的有关动作,有的单做孙悟空的动作,还有的不停地喊着“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课堂气氛甚好。于是我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今天的《龟兔赛跑》故事可是由史荣真叔叔用大管和单簧管来表现的,你们想听吗?”异口同声的“想”无形中牵引着我指导着学习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的学生们分别了解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及特点,并引领学生一步步地按照我事先设计的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路上真可谓是“绿灯高照”。到了“参与表现”这一环节,目的是重点让学生了解大管和单簧管是如何表现活泼的小兔和稳重的乌龟,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管弦乐队是如何惟妙惟肖地表现《龟兔赛跑》整个故事情节及德育渗透。我微笑着问学生:“想不想跟着音乐来演一演呀?”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嘴上还不停地嚷着: “我来,我来。”于是,我在两小组中随机选了三位学生,其中一个是发令员“小猴子”,并分别戴上课前准备好的动物头饰,其余学生则是“啦啦队”。当然,表演得虽很稚嫩,但进行得较为顺利。当故事演完后,我带着启发性语言问学生:“兔子可是个赛跑能手,为什么它却跑输了呢?”话一出,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但都说在了点子上:因为兔子太骄傲了,轻视乌龟并在大树下睡觉,结果被乌龟给追上而输了。于是,免不了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和学习坚持不懈、虚习好学的优良品质。至此,教学任务可以算是顺利完成了。刚要结束本课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老师,我也想演一演。”闻其声我就知道是平时爱耍小聪明又顽皮的一位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也响应着,他一副意犹未尽,趣味甚浓的样子。何不多给一份表现的机会呢?再说时间也允许。于是,我.让他扮演了兔子,在另三组中又随机请了二位学生上讲台表演,就在这次表现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表演开始了,这一次学生们的表现似乎比前一次的表演更娴熟了些。但到了兔子看不见乌龟想在大树底下好好睡一觉的环节时,只见扮演兔子的这位学生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睡一觉的意思,还在继续往前跑。“啦啦队”们可着急了:“睡觉,快睡觉呀,快在大树底下睡觉呀,快,快呀!”可他还是我行我素,于是,有的小朋友在发笑,有的小朋友乘机说话,还有的小朋友急了“搬救星”: “老师,他错了”、“老师,该睡觉的地方他没睡觉,他演错了”……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使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我想: “前面部分表演得不错,不会是故意捣乱吧?或许……”,但“啦啦队”们和“小乌龟”己“罢赛”了,表演已无法持续,我不得不制止这位学生的表演。学生们的笑声、“抗议声”也跟着停止,28双眼睛不约而同地看着我,等着我发话。而我呢,没立即批评他,而是面对着他,故意带着好奇的神情问他: “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小朋友们说你演错了?”只见他不好意思得抓了抓脑袋,说: “我没在大树底下睡觉。”“那你为什么不在大树底下睡觉呢?”我追问。没想到他理直气壮地说:“第一次比赛是兔子太骄傲而跑输了,可我不是一只骄傲的兔子,这一次我就不睡觉,继续跑,要拿冠军奖杯,赢过那只乌龟。”“哦!”虽有思想准备,但我还是愣了;虽说这是个意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