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的电荷.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的电荷

第二节 共价键 4.sp3不等性杂化 H2O和NH3分子中的O原子、N原子都属于sp3不等性杂化。 O原子的sp3不等性杂化 H2O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 共价键 sp3不等性杂化 : sp3不等性杂化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 共价键 三、共价键参数 (一)键长 键长是成键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常用pm(皮米)。共价键的键长越小,共价键越强,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 相同原子间的键长顺序是:单键>双键>叁键。 能够表征共价键性质的物理量称为共价键参数。共价键参数主要有键能、键长、键角。 例: C—C键长为154 pm; C=C键长为134pm; C≡C键长为120 pm 第二节 共价键 (二)键能 键能是衡量化学键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kJ/mol。在298K、101.3kPa下,将1mol气态分子AB解离成气态基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解离能。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就越稳定。键能大小顺序为叁键>双键>单键。 第二节 共价键 一些双原子分子的键能和某些键的平均键能 第二节 共价键 (三)键角 键角是分子中共价键之间的夹角,是决定分子几何构型的主要参数。根据分子中的键角和键长可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是反映分子空间构型的一个重要参数。如H2O分子中的键角为104℃45′,分子为V形结构;CO2分子中的键角为180℃,分子为直线形结构。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7.18°,可以推断NH3分子是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 第二节 共价键 四、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晶体按其结构微粒和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四种基本类型。 (一)分子晶体 晶格点是分子。非金属单质和某些化合物在降温凝聚时都能形成分子晶体。 特点:此类晶体的熔点低、硬度小、挥发性较大,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液态。固态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其溶解遵守“相似相溶”原理。 例如:O2、CO2是气体,乙醇、醋酸是液体。 第二节 共价键 (二)原子晶体 晶格点是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破坏这类化学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特点:熔点和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一般不导电、不导热、溶解性差。多数原子晶体为绝缘体,有些如硅、锗等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例如金刚石、硅晶体、SiO2、SiC等。在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整个晶体看作是一个巨型分子。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根据共价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将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 分类 1.极性分子 2.非极性分子 1.极性共价键 2.非极性共价键 联系 双原子分子两者统一 多原子分子两者不一定统一(与电负性和分子空间构型有关 ) 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 例如,CO2、BeCl2、CH4等分子,结构对称,键的极性可以抵消是非极性分子;H2O、H2S分子,空间构型是角形,NH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都是极性分子。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1873年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提出了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由此分子间作用力也称为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根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分子间作用之于力的特点: 1.是静电引力,作用能比化学键小 1~2个数量级; 2.作用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pm; 3.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大多数分子以色散力为主。 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取向力 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两极因电性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使分子发生相对转动,称之为取向。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而产生的相 互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二)诱导力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相互作用力。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三)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瞬间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并且是一种主要的作用力。 结论: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既有诱导力也有色散力;而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结论: 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 例如卤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